当前位置:

湘西:“复活”的苗帕

10a57ce970fd2bf1f364f0a6f7af3de8.jpg

苗族姑娘身着民族服饰打苗鼓。

新华社长沙11月9日电(记者高文成 张玉洁)43岁的苗族女子张春秀最近正打算跟村里的老人学习制作苗帕。年轻时就算她母亲常说“学不会以后就嫁不出去”,她依旧不爱做这些女红。如今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她开始带头学习,因为她坚信:“村子要发展,离不开民族的特色文化。”

张春秀来自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丹青镇河坪村。她之所以被激发起学习制作苗帕的热情,是因为她到北京学习时,无论是旅途中结识的乘客,还是学习时的同学,很多都对苗族文化很感兴趣。

苗帕是苗族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最具代表性的头部装饰之一,也是一门传统艺术。“姑娘样子好,花花头帕少不了”“选郎没有巧,头帕要包好”,在湘西苗区广为流传的这两句顺口溜记录着苗帕对苗族人的重要性。

????_20181109145813.jpg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丹青镇的歌会上,苗族姑娘头戴苗帕献上拦门酒。

长期研究苗绣的“苗族挑花”非遗传承人张春海说,苗帕裹在头上可以充当御寒的帽子,解下来又能用来背裹孩子。对于苗族先民而言,他们在迁徙途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头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遇到战斗时,头帕绑上石头与梭镖,还能制成武器。

湘西州博物馆里保留着从民国时期到现在当地苗族妇女佩戴不同苗帕的图片资料。“制作一条苗帕,主要是织布和绣花两部分工艺,过去湘西的苗族姑娘几乎人人都会做。”湘西州博物馆讲解员吴彧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老百姓外出务工,开始人们还会把苗帕等绣品带出大山换钱来采购生活物资。后来,随着机器织布普及加上帽子购买成本降低,苗帕因为工艺繁杂、舒适性相对较低,成了基本只在节庆场合出现的装饰品,日常会佩戴的多是老人。

????_20181109145820.jpg

丹青镇河坪村村民给自己的孩子们整理头饰。

如今,在湘西大部分苗区,仍然掌握这项制作技艺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河坪村64岁的符岩香便是其中之一。

符岩香告诉记者,以前不单是苗帕,一家人的衣服全靠女主人亲手制作,把田里收获的棉花纺线织布,再一针一线绣好花纹。

“苗帕上的花样没有固定式样,看到什么绣什么,想到什么绣什么。”符岩香说,她小时候放牛就在练习绣花,成家后有时白天劳作,晚上就点着煤油灯抓紧绣制,一条10米长的苗帕要绣上两个月。

“年轻人之所以不学习苗帕制作了,是因为平时用不到,织出来又卖不到钱。”张春秀说。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湘西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而作为产业扶贫重要抓手的乡村旅游又带动了苗帕等苗族文化载体的繁荣。

????_20181109145830.jpg

苗族群众举行特色节庆活动。

如今,在丹青镇每年举行的“清明歌会”上,当地的苗族姑娘都会头戴苗帕、手持苗绣一字排开,用热情的苗歌欢迎各地前来旅游参观的客人;在湘西著名旅游胜地凤凰古城里,常看到头缠苗帕的苗族姑娘,形成古城中一道特殊又靓丽的风景,同时,苗帕也作为景区重点展示内容在凤凰古城博物馆中对外展出。

当地越来越多苗族姑娘们又开始学起了制作苗帕。“我现在要先带头把这些技艺传承下来。”张春秀说。她相信,如果村里发展起来乡村旅游,苗帕找到了销路,会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学习制作苗帕的队伍。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李艳华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虢正贵
  • 龙晓华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