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西扶贫记⑤丨钟飞:一位湘西女儿的产业扶贫经

1.jpg

钟飞接受红网时刻记者采访。

红网时刻记者 张鹏 湘西报道

她本是湘西大山里拾柴的小女孩,38年前离乡背井求学北上,自此一飞冲天;她强烈地意识到教育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于是助教办学成为她创业的首选。

再回家乡,跋山涉水背水的老乡与贫穷的故里刺痛了她的心,从而投身湘西的扶贫事业。她花数十亿元,在大湘西最贫困的地区,打造旅游扶贫产业链,摸索出“文旅+合作社”的扶贫模式,开创了产业扶贫的典范,为“中国式扶贫”写下新的定义。

她叫钟飞,一个出生于湘西偏远山村的土家姑娘,现任湖南华夏投资集团(下称华夏)董事长、湖南省政协委员。

2.jpg

资料图:2018年5月,钟飞向嘉宾刘晓庆介绍红石林景区发展情况。

饮水思源 投身教育

“做教育第一需要情怀,二要理念,三要舍得付出,不能急功近利。”说起办教育,钟飞显得格外健谈。改革开放带来湘西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让钟飞得以完成学业,通过考学走向了山外的世界。她1989年从中央财经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创立华夏,投资教育,人生因教育而改变。饮水思源,她希望让更多的人因教育而改变命运。

20年投身教育,如今华夏教育打造了K12教育体系和华夏生命教育体系,湖南广益中学甚至做到了全国第九,湖南省第一。她表示,人生不可以只算经济账,中国教育太需要人去付出、去创新,以人为本,弘道利生,这也许就是教育的本真和使命。

3.jpg

资料图:游客和嘉宾来红石林景区观光。

“文旅+合作社”助推精准扶贫

在14年的文旅扶贫之路中,华夏逐步摸索出“文旅+合作社”的扶贫新路子,从就业、务工、种植养殖和农家乐四条线开展精准扶贫。就业方面,招聘红石林景区所在村的村民进入景区就业;劳务方面,给景区所在村当地村民提供工程、演艺等劳务机会;发展种植、养殖方面,搭建爱心集市、圆梦集市,政府免税,企业免租,景区就是农土特产销售窗口,劳动就能脱贫;民宿扶贫方面,充分利用老百姓的闲置资源,如劳动力、土地、特色民宿、特色农家乐等,因地制宜推行不同的民宿扶贫模式。

红石林景区2012年开园至今已接待游客90余万人次,且逐年递增。火爆的旅游市场给周边村民带来了丰厚收入。目前,仅红石林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400元上升至今逾万元,带动全域约1.4万人脱贫致富。旅游已经成为推动大湘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成为脱贫攻坚的当家产业。

打造土风苗韵旅游目的地

2018年5月21日,华夏与永顺县政府签订芙蓉镇旅游开发合作协议。“爱家乡,回家乡,建家乡,这是我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回馈生我养我的故土的必然之路。38年后回到家乡投资,让我感到了一种人生的圆满。”钟飞感叹。

钟飞表示,古城古镇都有独特文化的根和魂,“芙蓉镇·红石林”作为湘西全域旅游建设四大核心景区之一,未来要把这些文化转成业态,第一,要将地域的武陵山脉、酉水沅水的水脉、红石林、芙蓉镇及周边景区的地脉、沈从文、黄永玉、熊希龄、何继光、宋祖英等优秀湘人脉和土风苗韵源远流长的文脉高度融合,开发自然山水和人文文化;第二,将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开展古丈毛尖、猕猴桃、杜仲的农业种植、基地观光、产品深加工,对接文创市场,走“前店后厂”道路;第三,需要政府、企业和老百姓和谐融合、同生同荣发展。只有这三者融合又都与市场和游客需求融合,才能创造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全域旅游。

来源:红网

作者:张鹏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x.rednet.cn/content/2019/01/21/471168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虢正贵
  • 龙晓华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