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曹家村位于古丈县城西南40里,坪坝镇北方20里,为苗族聚居地。下辖8个自然寨,10个村民小组,人口1620多人。境内高山峻岭,海拔多在600米以上,境内现有天然油茶面积1万亩,是古丈县主要的茶油生产基地之一。民居全为木质结构,依山势而建,风格各异。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原始的苗文化和现代的汉文化在这儿交汇、融合、互为借鉴,形成以苗族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事象。至今还保留着舞狮子、打苗拳、三月三清明会、赶秋、苗族鼓舞等乡土文化厚重的传统娱乐项目。
进入曹家村,最好你什么也不去想,只管把心思的闸门打开,放下红尘中一切该放下的,让情绪沿着青石板铺就的村间道七弯八拐地游走,沿途倾听一粒粒鸟语不时从参天古树间滴落,轻闻山风携带的茶花清香,轻抚用一颗一颗鹅卵石垒起来的花坛……穿行于坐落有致的木质民居间,一切美景,皆是你安放心灵的最佳场所。
曹家坪村依山而建,山势迭起,风景秀丽。州财政局驻古丈县坪坝镇曹家村扶贫工作队 提供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村子核心区域已完成了近2500米的青石板路面铺设,计划分批分次,将对全村8个自然寨逐一进行青石板道路改造,”村支书杨开明说。
同行的坪坝镇司法所所长石泽源说:“我2006年驻这村时,每当下一次雨,就要穿六七天的高筒鞋,道路坑洼泥泞,积水一时难干。”
是的,一个美丽村庄的建设,解决老百姓的出行难是不可或缺的。
现今,行走在光洁的青石板上,一任路边的花草轻叩裤管,一任爽风拂面。仰头是蓝天白云和飞过的鸟影;驻足,或侧耳聆听,溪水潺潺,传统苗族建筑和亭台楼榭从绿树间冒出来,呈现出一幅世外桃源的山水画卷。
村中,古树随处可见。田华 摄
该县美丽办副主任胡晓兰介绍,根据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州美丽湘西办的具体规划和安排,2017年以来,全县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优势优化、共建共享的原则。突出山区特点、民族特色,按照符合城乡发展规律、实际情况及群众发展要求,培育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利用好农村乡土文化和自然风貌;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农村新型业态,推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文化旅游、产业经营协调发展,高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沿着青石板一路前行,一处吊脚楼下,几位老人正埋着头在下着“打山棋”,酣战中不时发出乐呵呵的笑声。
“我现在没干农活了,基本上每天中午要来这亭子里坐坐,党的政策好,美丽乡村搞得好,村里变化太大了。”正在休闲亭里闲聊的村民张祖贵高兴地说:“我今年70岁了,晚年生活赶上这时代很幸福。”
在村子里走一圈,你不仅可以看到享有盛誉的苗疆边墙一部分的旦武营军粮仓遗址,和众多风格各异的吊脚楼、走马楼、转角楼、四合院、古井等古朴的苗寨建筑,还可以领略到现代文明带来美丽景观。
“乡村美不美,道路要修好,产业不可少。”州财政局驻该村第一村支书尹涛说:“现今,已新修了1.5公里组与组连接线路,硬化了3.7公里道路。在原有的油茶产业上,新开辟了300多亩蔬菜和辣椒的种植面积。”
曹家村有茶油地近万亩,为古丈县传统茶油基地之一。田华 摄
说到产业,油茶是该村的第一大特色。现正值油茶籽采收的季节,每家每户的院坝里都晒着刚捡回来不久的茶籽。“年成好,最少的农户都有6千多元的收入。因为品质好,茶油不要运出去卖,都是外面人自己到这里来购买。”杨开明说。
寒露时节,油茶花果并存,同株共茂,民间素有“花果同株”和“抱子怀胎”的美誉。田华 摄
从村子出来,车子在漫山遍野的油茶林中穿行,绿油油的茶叶撑出洁白的茶花,大片大片如雪花般耀眼,不由得你不下车步行,亲近一朵茶花,闻其清香。或者,随手扯起一根空心的芭茅杆,对着花蕊,像蜜蜂采蜜一样,美滋滋地吸上几口糖汁,连同这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曹家村一道,深深地,吸进心里。
来源:网信湘西
编辑:欧阳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