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杨红:在大爱中茁壮成长

红网时刻湘西3月2日讯通讯员 涂孝辉)2014年,湖南电视剧频道《心得乐》栏目采访了永顺县永茂镇樟木村小杨红坚强面对生活的感人事迹,播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资助。六年过去了,当年年仅7岁的小杨红已经长成一米五多的大姑娘,成为永顺县溪州中学一名初一学生。品尝过生活的酸甜苦辣后,现在的杨红用她的乐观进取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新篇章。

1.png

杨红在永顺广播电台为慈爱园宣传片录音。

??2.png

杨红(右一)组织慈爱园小朋友们拔河比赛。

住有所居

永茂镇距离永顺县城41公里,公路两旁树木常青云雾缭绕。因为小城镇开发起步早、基础好,永茂集镇高楼林立商铺密集,各项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2014年,杨红的事迹引发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的善意也随之涌进了她的家中,募捐得到爱心善款24万多元,家人集体商议后,为她在永茂镇农贸市场附近的一个小区里购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商品房。

杨红平日在县城读书,哥哥杨国科在外务工,房子由二伯杨流燕代为管理。推开门,左侧墙壁上贴得整整齐齐的十多张奖状代表着杨红的勤奋与努力,冰箱和沙发有秩序的摆放在客厅里,大大的红色中国结悬挂在卧室前,象征的美好也代表着祝愿。装修虽然简易,却是一个窗明几净、充满温馨暖意的新家。

??3.png

奖励证书。

“平时屋里没住人,我拿着钥匙,他们放假、过年回来了就住这里。”杨流燕口中的他们,就是杨红和他的哥哥杨国科。

“当时家里一起商量,在镇上买个房子方便杨红读书,现在她去城里读书了,周末住在慈爱园,只有放长假才回来。”没人居住的日子里,杨流燕定时过去打扫卫生。

杨流燕今年64岁,和母亲于二妹共同居住在永茂镇樟木村。随着杨红的渐渐长大,当年一起出镜的奶奶也渐老去,但身子骨依旧硬朗,即便已经89岁,依然耳聪目明、口齿清晰。年关将至,奶奶的火炕上挂满了刚刚腌制的腊肉,社会各界的关爱不仅让杨红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新旅途,也让年迈的奶奶得意安享晚年。

??4.png

杨红的奶奶。

“平时他(杨流燕)和我一起住,年级大了,他照顾着的。”除杨流燕外,居住在永茂镇上的大儿子杨流勋、三儿子杨志云也会隔三差五探望母亲,在外务工的五儿子杨志祥和两个女儿逢年过节也会给老人家寄钱寄物,共同赡养母亲。

“杨红每回一放假就会来看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好了!”奶奶望着满炕腊肉说。在乡下,腊肉挂上火炕意味着春节将至,离放寒假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学有所获

41公里之外的溪州中学里,刚上初一的杨红正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备战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语文和英语是她的强项,这次复习,杨红把重点放在了数学上。童年时期的苦难并没有给她造成影响,在学校,杨红和同学们一样,享受着青年年华里最美好的奋斗

在被《心得乐》栏目报道的同一年,永顺县启动精准扶贫工作,通过村级评议将杨红和哥哥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国家扶贫的各项政策。2015年,永顺县民政局将杨红收养至永顺县慈爱园居住,由国家进行集中护养,其衣、食、医、学、住等方面全部由民政部门负责,并将她转至永顺县第三小学继续读书。2019年,小学毕业的杨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永顺溪州中学就读。

慈爱园是杨红在县城的另一个家。上学期间,每天早上园里的大巴车会将他们送到学校,上完晚自习后又送回至慈爱园。

“每天晚上回去园里的老师就给我们讲作业,生活上比较好,两个人住一间宿舍,一天三餐都在食堂,洗衣服有洗衣机,每天还有两块钱零花钱。”说起现在的生活,杨红标志性的笑容里充满感恩。

在慈爱园里,杨红也找到了很多好朋友,周末时他们会在一起运动,或者在慈爱园里的图书馆看书学习,天气好的时候,园里还经常组织他们游览周边景区。

“不二门、芙蓉镇、老司城都去了。园里的老师很负责,每层楼都有五到六个老师照顾我们。”就读期间,每月的生活费由慈爱园付给学校,还会按季度给孩子们发放衣物。老师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她的生活,哥哥杨国科千里之外的关怀则慰藉着她的心灵。杨国科今年二十三岁,现在在广州揭阳务工,时不时会给妹妹买衣服鞋子,还会带着妹妹去广州玩。

“经常发图片给我,我喜欢哪个他就买哪个,然后寄到学校。每次放假都会问我去不去广州玩,我去年去了一次。”不过这一趟旅游给杨红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广州的繁华,而是哥哥的艰辛,“每天都要上班,下班了就带我玩。”

当年的爱心捐赠至今仍然保障着杨红的日常生活。买房之后剩下的十多万善款由《心得乐》栏目、樟木村村支两委及永茂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三方签订协议共同保管,待杨红成年后再交由她自由支配。

“我一般不太用钱,要用了就给李老师打电话。”杨红口中的李老师是时任永茂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教导主任的李国忠。协议和承诺书签订后,三方共同决定由李国忠代为保管善款。

“有一笔九万的存了五年定期,还有一万四千多存的活期,杨红要用的时候就打领条找我取。”当年带着杨红接受采访的李老师深知善款来之不易,认认真真记录着善款的每一笔流水,并始终坚持当年三方共同定下的条件:善款只能用于杨红个人的生活和学习开销。

除了爱心善款,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也充分保障着杨红的学习和生活。仅教育扶贫一项,每年就能享受到2000元补助。

“每个学期一千,都打在粮食直补存折上的。加上之前的捐款,生活没有什么困难了。”生活的磨难赋予了杨红一份淡然和进取,面对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她有着清晰的规划,现在,她的目标是当一名老师。13岁的杨红觉得,当老师可以把她当年感受到的善意传播给更多孩子,也是回馈当年资助过她的爱心人士最好的方式。

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永顺县共发放贫困学生生活补、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贫困幼儿入园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教辅资料、高中中职助学金、大学新生救助等资助全覆盖项目资金38708万元,惠及学生522183人次。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涂孝辉

编辑:杨姝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虢正贵
  • 龙晓华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