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者手记:洞庭湖,我记下你每一个变化

新华社长沙6月7日电 题:记者手记:洞庭湖,我记下你每一个变化

新华社记者史卫燕

今年5月21日,记者在湖南省沅江市草尾镇采访时,遇到71岁的徐正安老人。他背着手,和家人正在名为“运粮渠”的背街小巷散步。

“运粮渠,就是运粮的河道,年轻的时候,我在这里搬过粮食。”他告诉记者,他见证了运粮渠的变化。乡镇大了,运粮渠两侧盖满了房子,渠道变成了下水道,垃圾成堆。

今年4月,南洞庭湖主体所在的沅江市,18座乡镇污水处理站全部投入运营,“运粮渠”的污水不再进入下游的大湖。渠道变成小巷后,很多居民在阳台上养起了花。

小沟小渠、乡镇村庄的变化,正是洞庭湖治理之变的一个缩影。2013年,洞庭湖出口断面出现五类水质。当时,在湖区采访,记者多次被房前屋后的臭水脏水、湖里数不清的采砂船、规模巨大却无环保措施的养殖场震惊,心情沉重。

随着我国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湖南全面修复洞庭湖生态环境。

一年又一年,到洞庭湖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与湖区的各种变化不期而遇——有时是在湖中洲岛,有时是在乡间小道,还有的就在水、草、候鸟上。

变化来自决心。矮围,是湖中建起的堤坝。筑坝圈湖后,矮围里的鱼、芦苇、砂石等自然资源被占为私有。2018年,湖南掀起洞庭湖矮围拆除行动,一举拆除472处非法矮围网围,一湖洞庭水终归自由。

“我们这里拆除一个大围子就花了上千万元。”湖区一个干部告诉记者。拆围后,在此区域多年未见的江豚竟然现身,麋鹿也跑到这里,人退湖进,自然生长。

变化来自探索。沅江市素有“芦苇之乡”美誉,为避免污染,湖南引导洞庭湖区造纸产能退出,用于造纸的芦苇从财富变成了“包袱”。当地人想过用芦苇做生物质发电,也去过外地考察芦苇制造板材等产业,但均以失败告终。一段时间里,倍感迷茫。

两年后,在湖畔的芦菇基地,记者见到了从芦苇基质上破土“撑伞”的芦菇。通过观察芦苇地里野生菌获得灵感,“模仿自然”触发的芦菇产业,受到市场热捧。

变化来自觉醒。2008年,渔民付锦维受到湖中大规模的毒鸟行为触动,开始从事候鸟保护。为了护鸟,他反对竭泽而渔的捕捞方式,一度似乎站在了渔民的对立面。然而,现在很多渔民和他一样成了护鸟人。他们告诉记者,人水相依,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的子孙后代。

洞庭湖,这里的改变静悄悄,这里的改变不简单。记者见证了她的改变,更期待在未来,能记下她更多更美的变化。

来源:新华社

编辑:张立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虢正贵
  • 龙晓华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