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强渡澧水破天险

澧水河,是敌军精心设防的第一道封锁线,沿岸的敌军早有准备,在南岸一线高地、渡口,修筑了十几座碉堡;沿河的渡船、渔船、货船都已强行集中封禁,妄图凭借澧水天险,阻挡红军渡河。这里,成为了红二、六军团突围转移的第一道天险。

红六军团第十七师被指令为突围转移的先头部队,任务是突破澧水、沅水两道封锁线,为主力进军打开通道。红军先头部队在王震的率领下,日夜兼程,跋山涉水,11月20日下午,到达澧水北岸大庸县张家湾、黄家铺、安坝渡一带。

经过侦察,红军先头部队摸清了南岸的守敌情况,当即召开会议决定兵分三路渡河:尖兵连从安坝渡口强渡,占领对岸官塔、杨林铺渡口碉堡,迎接大军过澧水;工兵连准备渡河器材,迅速搭建浮桥;炮兵连、机枪连准备掩护大部队渡河。

当天下午,红军先遣团、红四十九团团长王烈在澧水河南岸的杨林铺河边侦察敌情时,不幸中弹牺牲。

夜幕降临,尖兵连选派的四名突击队员化装成乞丐和小商贩,借口向守军讨水喝混进了碉堡,五个守兵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就束手就擒。接着,突击队员放火烧毁碉堡,迅速控制了渡口。北岸尖兵连见南岸火光冲天,知道突袭成功,立即驾船渡向南岸攻击前进,接连烧毁敌人几个碉堡,迅速扩大突破口。澧水封锁线被突破后,工兵连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连夜架起了浮桥。

11月21日早晨,三架敌机沿河面低空轮番轰炸,红军伤亡不断增多。贺龙、任弼时等当机立断,决定1.7万余人同时在大庸县东坪乡沿岸30余里的渡口渡河,迅速突破澧水天险。傍晚,红军成功突破澧水天险。如今,“澧水一渡”被称为红二、六军团长征第一渡。

当晚,红军分别在大庸、慈利宿营。根据贺龙命令,22日清晨5时,红军出发,向南急行,经慈利县奔袭沅水天险。23日,红二、六军团主力分别从洞庭溪、大晏溪渡过沅水,进驻沅陵桥梓坪一带,成功突破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

来源:湘西州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杨姝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虢正贵
  • 龙晓华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