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花垣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丨产业转型谱新篇 绿了山水富了民

花垣县十八洞黄金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在茶园采茶。

文/图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石流 杨帆

编者按:

在湘西州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州委书记虢正贵指出:“在新的征程上,要始终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点线面’结合,分类梯次推进,深入实施产业就业富民、美丽乡村建设、乡村育才聚才、乡风文明铸魂、治理效能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六大行动’。”

花垣县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今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花垣县十八洞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为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花垣县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总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动“六大行动”,积极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经验做法,奋力在全国、全省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为深刻反映花垣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新举措,新面貌,新经验,新前景,州委宣传部组织州内主要媒体,策划了“努力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花垣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系列报道”活动,红网湘西站将从今日起,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为花垣县乃至全州乡村振兴事业鼓与呼,并提供借鉴。

12月2日,龙颈坳水库上,一个老伯拿着鞭子提着铃铛,慢悠悠地赶着一群牛在冬日余晖里逆光行来。他叫杨光旺,是花垣县花垣镇者仁村村民。养牛近20年的他,提到现在养牛的收入,开口就说:“这些改良品种的黄牛出栏快,小牛犊养四五个月就可以卖到一万多元,好多人要向我买牛做种。家里光是卖牛,年收入近20万元。”日子过得好了,杨光旺笑的眼角皱纹都挤在了一起。

近年来,花垣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扎实推进矿业综合治理,积极引导工矿企业“退二进一”,从“挖金属矿”转向“挖绿色生态农业矿”,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深入开展产业就业富民行动,促进农民多渠道稳定增收,正在描绘一幅“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群众致富”的时代画卷。

立足县情 找准绿色产业谋可持续发展

杨家寨路边有一片桑林,现在是冬季,桑林进入休整期。但这里欢声依旧不断,十几名当地的村民正拿着剪刀为桑树剪枝。近些年,恢复曾经被破坏的生态成了花垣的大事。种植桑树,对尾砂区的土壤恢复、防治水土流失有着积极作用。同时,采桑、养蚕、卖蚕茧、卖蚕丝被,都可以赚钱。为了鼓励积极转型的矿业负责人,花垣县不仅提供苗木,还给予肥料、管理费补助。蚕茧每斤还能补5元。经过八年的扶持发展,花垣县目前蚕桑种植面积达3.4万亩,位居全省第一。“每年在合作社喂蚕、剪枝、抹芽、施肥便有一万多的零花钱收入,工作也不累,这要是在从前,想都不敢想。”李冬连大姐麻利地掰着枝条修剪,爽朗地笑着介绍。

目前,花垣基本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在种养循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上迈步前进。

1.marked.jpg

德农牧业存栏的湘西黄牛。杨帆 摄

融合引领 带动企业“全产业链”发展

走进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数字化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中心,作为保种的德农黄牛,每一只都挂着独一无二的身份标牌,正悠闲的晒着太阳。穿过马路,在公司的另一个大院,员工们换上卫生服,戴上口罩头套,穿过食品生产车间的消毒间,开始忙碌而熟练的清洗、分切、熬煮、罐装德农冻黄牛毛肚叶片。这些企业定制产品将通过冷链运输最终都会摆上我们熟悉的餐桌。董事长李世伯骄傲地说:“我们聘请了专业的科技团队合作,已实现了冷配,可以说,你想要母牛生公牛犊还是生母牛犊,我们都可以做到。”作为一家集湘西黄牛保种(国家级黄牛保种资源场)、选育、扩繁、屠宰、加工、牛肉产品进出口、有机生物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已打通了湘西黄牛产业发展的全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未来,花垣县实现“黄牛是黄金”的百亿产业不是梦。

多年来,花垣县积极引导农业园区内企业与各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在园区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茶产业研究院,建立了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将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等作为重点建设,着力打造数字乡村。产品生产过程在线监管、产品“一物一码”溯源、牛羊在线交易已成功实现。全县湘西黄牛、十八洞黄金茶、十八洞土鸡、十八洞葡萄、蚕桑、乳鸽等项目全产业链雏形已成。

2.marked.jpg

花垣镇杨家寨村群辉桑蚕种植合作社成员在桑叶种植基地进行剪枝等冬季培管。杨帆 摄

利益联结 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十八洞村竹子寨村民杨秀兰,坐在十八洞山泉水有限公司矿泉水生产线旁,眼睛紧盯着面前经过的每一瓶水。这条一小时可生产7-8千瓶水的生产线,也是十八洞村村民的“致富线”,每年村集体可分红60多万元。杨秀兰边贴标签,边乐呵地说:“每月工资1800元,不光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加班有加班工资,有五险一金,年底还有分红,更可以天天回家看到老人小孩,太满意了。”

在下瓦水村,绵延近7000亩的山地里,刚种下佛手柑。佛手柑属药食两用植物,种植后2年便可以收获,一年可采摘3季。亩产初始可达4000-5000斤,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7000-8000斤,按照当前市场收购价每斤3-4元,每亩的经济效益预计可达1万元以上。村里通过请乡贤回乡创业,吸引了在深圳、香港等地拥有多家药材加工厂的龙爱香返乡,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形式,发展佛手柑产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看着眼前绵延的佛手柑林,下瓦水村未来可期。

为了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助农户可持续发展、增收。花垣县不断完善帮扶机制,采取“农户+村经济联合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截至2020年末,全县共有370多家经营主体联结带动2.58万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1.78万户6.5万余人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农产品订单销售、产业分红等实现产业增收。十八洞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突破200万元。

打造品牌 创新营销新模式

在十八洞黄金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冬季的茶园依旧热闹非凡。公司董事长龙清泉介绍,这群在茶园身着苗族盛装的姑娘都是公司员工,她们正在为“边城翠翠茶”“排吾云雾茶”“十八洞五龙云雾茶”等产品做品牌宣传拍摄资料。

下午4点,忙碌了一天为游客介绍产品的灵溪十八洞茶油体验馆员工石莎正在休息,见到我们进来又立刻笑意盈盈地站了起来。她专业又热情地介绍该品牌除了茶油,还研发了山茶油护手霜、茶籽清洁粉、沐浴露等衍生产品,来十八洞的游客都会带些回家。

品牌多,产品广,销路是重点。花垣县积极参会布展,主办“山水苗乡,味享花垣”“十八洞黄金茶”品牌推介会;全力打造“十八洞”县域公共品牌,“十八洞猕猴桃”“十八洞黄金茶”等一大批品牌农产品获市场广泛认可。他们还率先实施“农村淘宝”项目,布设线上线下两条营销网络,积极拓展产品销售渠道,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展望未来,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花垣县以农业园为核心,以十八洞——边城文旅融合发展片区、绿色矿业转型发展片区为延伸,全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谱写“绿水青山带笑颜的新花垣”不懈奋斗!

来源:团结报

作者:石流 杨帆

编辑:杨姝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虢正贵
  • 龙晓华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