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乐以教育为民先 凤凰县谱写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篇章
2018-12-25 09:15:20 字号:

乐以教育为民先 凤凰县谱写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篇章

1.marked.jpg

凤凰县举行学生资助全覆盖发放大会。

红网时刻通讯员 麻正规 吴玉辉 湘西报道

走进凤凰县各学校,一栋栋漂亮的教学楼、一阵阵悦耳的读书声、一张张欢快的笑脸,让校园充满勃勃生机。

近年来,凤凰县紧紧围绕“教育强县”战略,以建成与历史文化名城相匹配的教育品牌为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城镇班额均衡化建设、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城乡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育四大工程”,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marked.jpg

农村学生在崭新的音乐室上音乐课。

不计代价增加投入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近年来,凤凰县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基础建设、师资配备、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加大投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数据显示,2010年,该县作出“每年贷款3000万元,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2013年,该县作出“每出让一亩土地,划拨10万元用于教育工作”的重要决定;2016年至2018年,全县教育投入21.15亿元……该县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据了解,目前该县已顺利完成第一中学、县皇仓中学迁建工程,全面完成县第二中学教学楼新建及箭道坪小学、高级中学改扩建工程。同步完成县南华中学、沱江小学、思源学校、职业中专等11所城区现代化学校建设。完成36所中心完小及40所村小合格校建设,实施110个教学点维修改造工程,完成36所乡镇中小学和21所村小食堂建设及26所农村学校食堂标准化装备配备,全县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实现了食堂集中供餐,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和“大通铺”现象。完成135个教学点及168个教室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任务,实现全县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光纤宽带及无线网络全覆盖,顺利开通全县3400余名教师网络学习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箭道坪小学成为国家首批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试点学校及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国培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城镇学校为中心,通过网络直播与农村学校。

3.marked.jpg

农村学校阅览室。

深化教育管理改革 强化师资保障力度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近年来,凤凰县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提升教师待遇水平,充分利用绩效杠杆有效撬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确保教育水平与质量同步提升。统筹全县学科发展需求,出台教师引进优惠政策,分类别、分层次、有针对性引进教育专业人才,每年整合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骨干教师及优秀教师引进工作。2016至2018年,共招录中小学教师225人,并优先安排在农村边远地区任教,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按照“按劳分配,以绩定酬”原则,建立教师激励分配机制,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内容,逐步拉开教师绩效奖励发放差距,充分撬动教师主动教学积极性。

全面实施教师津补贴、职称评定、保障性住房等优惠政策,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倾斜的“三个倾斜”优惠政策。2013年以来,累计建成公租房3570套,实现了农村教师人手一套公租房的基本目标。同时,加大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津补贴发放力度,最高实现1400元/人·月,教师工作环境持续得到改善,福利待遇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4.marked.jpg

农村学生在新食堂里快乐就餐。

坚持教育惠民导向 率先实施免费教育

凤凰县坚持“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原则,启动实行贫困家庭教育扶贫工程全覆盖,组织实施系列教育惠民政策,确保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该县率先实施农村户籍、城镇低保、残疾或残疾家庭、孤儿或孤儿家庭“四类对象”从学前至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在免除学费、杂费、住宿费、作业本费、教辅材料费等的同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按照“1000-2500元/人•年”标准,分学段发放生活补贴。针对本县籍考取高等学校的贫困学生,按照“专科4000元/人,本科6000元/人”标准,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

加快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出台贫困学生就读职业学校优惠政策,县内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城镇低保户适龄子女就读县职业中专学校,一律免费,不足部分由县财政给予补贴,并积极引导“两后生”、青年农民、城乡劳动者在县职教中心接受职业技能教育。

切实做好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自2013年起,发放国家助学金2.45亿元,惠及贫困儿童近60万人次,发放大学生助学金1127万元,惠及大学生2515人次,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036.26万元,惠及学生5643人次。充分利用精准脱贫东西部协作契机,深入开展雨露计划等资助活动,积极引导中华社会救助、坤叔助学团、上海大眼睛等近30个社会团体,捐资助学1000余万元。

丰富教育内涵特色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魂与根,校园学子的课本里必须把文化之根留住。

近年来,凤凰县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特色,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将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民族音乐等引进校园和课外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如该县阿拉完小、三拱桥完小的苗鼓、苗族服饰刺绣、苗族服饰图案设计,腊尔山完小的民间泥塑、草编、剪纸,山江学校的吹木叶、芦笙、苗族花鼓、竹竿舞、苗族文学、苗寨导游知识、苗族剪纸、苗族舞蹈等,将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摇篮基地”。

此外,该县以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为基本途径,围绕课程改革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编制学校校本教材,同步开展“国学教育”“道德教育”“感恩教育”“传统教育”“劳动教育”等个性化教学,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并积极开展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少数民族运动会等活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来源:红网

编辑:李艳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