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翟非 孔凡卫《湘西土司稽古录》
2018-12-27 15:50:54 字号:

翟非 孔凡卫《湘西土司稽古录》

????_20181227165005.jpg

作者简介:

本名翟辉,1968年生,土家族,湖南永顺人。硕士研究生,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文化研究会理事。已在《中国作家》《文艺报》《湖南散文》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散文、纪实文学一百余篇。著有散文集《山水湘西》《湘西土司稽古录》。

????_20181227165010.jpg

翟非

孔凡卫,1967年生,土家族,湖南永顺人,现任永顺县老司城遗址管理处主任。

????_20181227165013.jpg

孔凡卫

内容简介:

《湘西土司稽古录》是一部既饶有兴趣又富有学术价值的史料集,已列入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中心规划。本书除了选用正史、金石铭文记载之外,尤其注重从野史杂史、地方志书、文人专集、土司宗谱中采撷与湘西土司有关的历史文化资料;作者历经六个寒暑,分六个部分辑录诗歌196首,文章201篇,涵盖了湘西土司及前身八百多年历史中的每一个朝代。《湘西土司稽古录》是一部湘西土司的历史,是一本湘西土司的辞典,是一卷湘西土司的密档,值得品读。

李世愉

这部《湘西土司稽古录》(以下简称《稽古录》)即将付梓之际,作者翟非先生嘱我作序。我虽与翟先生素未谋面,但对《稽古录》却早有耳闻。去年十一月初,在成都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老司城管理处的孔凡卫主任向我提及有一部关于湘西土司的史料集即将完稿,希望我为之作序,即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此前我曾建议永顺县编一部有关永顺土司的史料集,不料计划尚在酝酿之中,已经有人捷足先登,而且是一位非专业工作者,更何况上世纪50年代已有谢华的《湘西土司辑略》出版,这部《稽古录》又会是何等面目。因此,我对这部《稽古录》格外关注,很想一睹为快。当翟先生来电表明诚意,我实在不能拒绝,虽然自知人微言轻,且对湘西土司知之甚少,但出于对土司研究的偏爱,还是爽快答应了。当我看到翟先生寄来的打印稿,其收集史料范围之广,内容之厚重,的确让我感到惊讶。可以说,这是一部很见功力的史料集。如果说《湘西土司辑略》对湘西地区土司史料的收集有开创之功,那么《稽古录》则是后来居上,成为集大成者。

翟非先生是湘西州的一位行政干部,工作之余酷爱写作,2017年出版的散文集《山水湘西》可以显示出他的文学功底。然而对史料的收集、编纂本非其所长,但是在长期阅读古籍的过程中,他看到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文人学者、儒家大师记述溪州的历史,讴歌湘西的山水、古迹,感到无比的兴奋,遂产生了积累资料,集结成册,以供更多的人了解湘西、研究湘西的想法,并将这一美好的梦想付诸实施。我们知道,史学研究离不开史料,而史料的收集整理绝非易事,它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即使是专业工作者,如果功夫不够,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翟先生带着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对学术工作的精益求精,自2011年起,历经六个寒暑,利用业余时间,终于完成了《稽古录》,并把他的深情与追求完全融入在自序与“注释”之中。翟先生的敬业精神特别值得专业工作者学习。作为专业工作者,我们要为翟先生做的这件有意义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敬佩。我想,作为土家族的父老乡亲更要为有翟先生这样的一位土家族文化精英感到自豪。

湘西地区在唐代曾设置溪州,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永顺、保靖、古丈、龙山等县地,至元初废。所谓“土司”者,即指元代以来所设永顺、保靖等土司,同时又包括了诸土司前身溪州时代的地方政权及家族势力。实际上,《稽古录》反映了自唐至清八百年间湘西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全书共辑录诗歌196首,各类文章201篇。所辑史料涉及历史古迹、自然风光、民族文化,以及土司制度下的各项活动,如承袭、朝贡、征战、守土、改土归流等,内容相当丰富,为研究湘西地区唐以来的历史,研究土司文化、土家族文化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史料。为方便读者,全书分为古诗歌赋、敕书诏谕、奏议书札、传记专志、笔记杂录、金石铭文六个部分,并在每段史料前有作者简介,史料后有“注释”,介绍资料来源,其间还有相当多的分析与考证,以辨析史料之真伪,以及如何看待相互矛盾之处。可见,作者在搜集史料过程中,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实属不易。

我们充分肯定这部《稽古录》,并非表明它已做得尽善尽美,无可挑剔。它也存在一些问题,读者或许会对史料的收集、编排方面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认真阅读此书之后,我感觉至少有两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本书的成功之处。

首先,《稽古录》不失为一部有学术价值的史料集。土司研究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术领域,自2015年老司城等三个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之后,更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掀起了一股土司研究热潮,特别是一些地方文化工作者也加入其中,使研究队伍迅速扩大。由于以往研究的人很少,关注度不高,史料的收集整理也未能跟上,因此制约了研究的深入,让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非专业工作者感到,研究土司,缺少史料。而《稽古录》则告诉我们,有关土司的史料非但不少,而且还相当丰富。就目前的土司研究而言,还有许多薄弱环节乃至研究的空白,这就需要做好基础工作,在史料的收集上下功夫。《稽古录》正是做了这样一件基础性的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我曾经有关永顺土司史料集编辑的建议,主要以档案、实录、政书、正史等为主,兼及方志、文集、笔记、契约文书、碑刻、家谱等。档案无疑是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仅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有关永顺的清代档案即有120余件,如果加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则相当可观。我的建议关注的是土司制度层面的内容,而《稽古录》则侧重于土司地区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土司家族等。如果前者能够编辑成书,则可与《稽古录》成为姊妹篇。《稽古录》对于史料的收集有其特色,比如所收古诗达191首。要知道,古诗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很多可以作为史料来引用,这也是历史学家十分关注的。土司文化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土司文化是土司制度创建和推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既有物质的、具象的,也有社会心理和精神文化领域的。《稽古录》恰恰在土司文化方面提供了较多的史料,这或许与作者的写作经历有关。作者虽然是非专业工作者,但《稽古录》的学术水准并非所有专业工作者都能达到。

其次,《稽古录》还是一部饶有兴趣的史料集。溪州古迹凝重沧桑,勾人悬想,湘西土司风风火火数百年,土司遗址遍及湘西大地。作者对此偏爱有加,因而抓住了这一特点,在史料的收集上亦多有侧重。这对于人们了解古代溪州的风貌,了解土司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史料。特别是对文学爱好者、旅游爱好者、摄影爱好者来说,更像给了他们一个考察指南。《稽古录》可以带人们走进溪州,走进土司社会,穿越时空,去体会溪州的风土人情,观赏历经风霜的溪州铜柱,游览气势恢宏的老司城,构想业已消失的亭台楼阁,吟诵古朴的溪州竹枝词。就此而言,《稽古录》更有吸引人之处,它的读者面会更广,这无疑也是本书的成功之处。

《稽古录》的出版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各地方政府都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而打造土司文化无疑是湘西州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看到,近些年出版了许多有关湘西土司的论著,涉及史学、文学、考古、旅游等各个方面。这里,既有专业性很强的论著,也有知识普及性的读物,既有专业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也有广大群众的创作。这也反映出湘西州在文化建设方面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而《稽古录》的出版,无疑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可贵的是,这些作品大多出自湘西本土文人之手,这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可以说,湘西州的发展,土家族、苗族的发展正是源于这样一种力量。十九大报告要求我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我想,《稽古录》出版的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是为序。

(李世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2018年5月1日

来源:湖南作家网

编辑:欧阳琴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