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追忆龙俊:驻村一线助脱贫 生命却永远留在了那片热土
2019-08-29 17:18:52 字号:

1566987131978_1.jpg

龙俊生前走访百姓。图片由保靖县委宣传部提供

红网时刻记者 彭婷 湘西保靖 报道

意外总是让人猝不及防。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保靖县熟识龙俊的群众陷入悲伤之中。

彭媛经营的猕猴桃合作社果子已经熟了,以前过不了几天,龙俊就会给她去个电话,让她注意果子情况;青蛙养殖场里的首批青蛙也已到出售时节,以前三天两头龙俊就会上门探望;杨昌珍的儿子常年在外务工,以前龙俊每月都要来看她两三次,送米送油,照顾她的生活……

龙俊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可在7月29日那场交通事故之后,这些都成了他永远无法完成的事。

WechatIMG9_4.jpg

回忆起龙俊的点滴,百姓难掩悲伤。

龙俊,生前是中国农业银行保靖县支行干部、保靖县毛沟镇阳坪村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7月29日,在保靖县扶贫办交完报表回村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职,享年58岁。

“老龙人好,是好同事、好大哥”“认真负责、平易近人、勤勉务实”……这些词汇都是家人、同事、百姓对龙俊的不舍与赞誉。

8月23日至24日,记者追寻着龙俊生前工作的足迹,来到保靖县阳坪村、如景村,从他工作生活中的点滴日常、从当地干部群众口中,追忆龙俊恪尽职守、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

WechatIMG8_3.jpg

在龙俊的帮助下,彭其金成立了青蛙养殖合作社。

群众需要 就是他奋斗的“战场”

1982年10月,龙俊从部队复员到中国农业银行保靖县支行工作,当过储蓄所、营业所主任,也干过银行保卫和后勤工作。

为响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这个退伍老兵勇挑重担、主动请缨冲出大院,奔向了田野,开始新的“战斗”。

2015年4月,龙俊来到了碗米镇美竹村,担任驻村扶贫队员。由于业绩突出,2016年2月,他再度出征,转战毛沟镇如景村。

2018年3月,保靖农业银行扶贫村更换至毛沟镇阳坪村。龙俊再次请缨来到阳坪村,“行里年轻人多,用电脑办业务我不如他们,但驻村扶贫我有经验,我一定比年轻人干得更好!”

五年多的时间,他在2镇3村扶贫,始终保持着一名退伍老兵敢打硬仗的本色,投入扶贫工作。工作成效有目共睹,经他直接帮助过的建档立卡户,有59户221人脱贫。

WechatIMG7_2.jpg

在龙俊的扶持下,阳坪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里的鸭子、鹅、大雁在陆续销售。

心系百姓 “我们就像一家人”

“彭媛,今年的猕猴桃掉得多,你要多抽时间看看啊!”“草长疯了,比猕猴桃藤还高。”“有几只大雁粪便颜色不对,你要注意啊!”阳坪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媛说,她时常会接到龙俊的电话,提醒她猕猴桃情况。看着300多亩的猕猴桃园和成群的鸭子、鹅、大雁,彭媛又想起了合作社成立初期,龙俊帮过她的点点滴滴。

2015年,阳坪村村民彭媛回乡创业,组建了阳坪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全村66户建档立卡户全部参与土地流转、务工。2019年,彭媛想扩建一个黄金果猕猴桃育苗基地,苦于资金需求过大,一直无法实现。得知彭媛的困难后,龙俊主动找到她,并到农业银行积极协调,为她成功申请到低息贷款50万元。

这笔贷款到彭媛的账上,仅仅用了15天。后来,龙俊还隔三差五到果园里转一转、看一看。

“怎么都不愿相信!再也接不到龙哥的电话,再也听不到龙哥熟悉的声音了。”彭媛告诉记者,今年丰收成果还不错,以每亩3000元计算,收入应该超过100万元;养殖的5000多只鸡、1000多只鹅、200只大雁,也在陆续销售。

在阳坪村贫困户龙水萍家建档立卡册子上,龙俊的姓名、手机号码、走访内容,依然清晰详细。“他没有一点架子,跟我们就像一家人,年纪小的喊他龙哥,年纪稍大一点的,也喊他龙哥。”

“以前我屋好烂,刮风下雨房子不仅漏水,还摇晃,龙哥来了以后,帮我起了这栋房子,我想都不敢想,八十多岁了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里。”毛沟镇如景村村民印金芝揉了揉湿润的眼眶。

如景村村支书彭金洲告诉记者:“龙哥除了好,还是好,去了阳坪村驻村后,还经常回到我们村看望。”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龙俊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始终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为养蛙创业者申请5万元的低息贷款,为帮扶户家里的孩子联系热心人资助她完成学业,为建档立卡户的脑瘫儿子申请轮椅,为房屋破漏的家庭申请危房改造经费……

如今,村里400亩柑橘完成了品改低改,200亩辣椒喜获丰收,3.3千米道路完成硬化,182户820名乡亲们喝上了安全放心水,村间道也被72盏太阳能路灯照亮,59户厕所进行了改造。

WechatIMG10_5.jpg

在龙俊的帮扶下,印金芝住上了危房改造后的平房。

舍小家为大家 一别竟成永别

“总把工作摆在第一位。”这是儿子龙小丹对父亲的印象。

龙小丹在长沙工作。孙女出生后,龙俊的妻子便去了长沙帮儿媳照顾,他一个人留在保靖,阳坪村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一年365天,龙俊真正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屈指可数,逢年过节才会见面,有时不超过7天。“今年五一假期,他来了长沙,第一次见到了出生刚3个月的孙女,手机里也只留下了他爷孙倆唯一的合照。”龙小丹告诉记者。

龙俊出事后,龙小丹常常看着微信中与父亲最后的语音通话记录,1分15秒,成了父子二人最后的交流。

龙小丹在父亲出事后先后两次来到阳坪村,走走父亲每天走过的道路,看看父亲日夜牵挂的百姓。

“以前理解不了他的扶贫工作、理解不了他口中的忙碌,现在能理解了,他却不在了。”追忆起父亲的点滴,龙小丹难掩悲伤:“如果知道会这样,我前一天一定会和他多聊几句,一定会拉着他去照一张全家福,让他多抱抱宝贝孙女。”

龙俊走了,在同事、群众、亲人、朋友的不舍中,58岁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他热爱的那片热土中,镌刻在他情之所系的群众心里。

来源:红网时刻

编辑:彭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