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泸溪:扎实推行县域医共体医院改革
2019-09-27 09:13:08 字号:

泸溪:扎实推行县域医共体医院改革

红网时刻湘西9月27日讯(通讯员 杨秀全 彭慧)近年来,泸溪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紧紧围绕“县域内就诊率达90%左右,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目标,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该县扎实推进县域医共体医院改革,成效明显。

突出“四个强化”,筑牢医共体医院改革“保障线”

强化顶层设计。该县积极探索医改新路径,出台了《泸溪县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和《泸溪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医院的实施方案》文件,在县域医联体的基础上,以县级医院为牵头单位,县人民医院、县民族中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组建了2个医共体医院。医共体医院坚持“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原则,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强化统筹推进。成立县医共体领导小组,下设医共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共体医院的日常管理、协调推进和督查考核等工作。医共体医院实现“六个统一”管理:统一机构部署、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人事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医疗资源管理、统一医保资金管理,实现经济利益一体化。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强化医共体医院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医共体医院绩效奖励分配和人员晋升晋级报考的重要依据。强化政策支持。县医保局调增了医共体医院住院医保预付总额、统一医用药目录、对医共体医院新增业务实行实报实销,为医共体医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突出“四个坚持”,筑牢医院发展命运“共同体”

坚持改革发展共商。对医共体医院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发展方向等实行共商制度,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坚持管理业务共建。在管理和业务方面实行共建制度,医共体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主持全面工作,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对医共体医院的“三重一大”工作进行审核把关和监督管理,完善医疗、护理、医技等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卫生院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坚持责任风险共担。建立医共体医院责任捆绑制度,共同承担责任风险;县财政拨付经费由医共体统一支配使用,卫生院原有欠账由医共体医院收支结余部分逐步偿还,促进医共体医院紧密合作,打破了传统经营模式下大小医院无序竞争局面。坚持发展利益共享。医共体医院签订结盟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共享关系,实行大型设备统一管理、共同使用,在统一质控标准、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医共体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验检查,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突出“四个优化”,打造医疗健康服务“升级版”

优化医疗基础设施。统筹资金投入378万元,用于医共体医院成员单位业务用房改造提质,DR室、彩超室、中心供氧机房等基础设施,添置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优化医疗服务水平。整合现有资源,在县人民医院建立县域内统一的医学影像中心、心电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培训中心、质量控制中心等,为区域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县人民医院、县民族中医院免费接收医共体医院人员进修学习,举办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疾病处置知识讲座。优化分级诊疗模式。医共体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运作新模式,乡镇卫生院没有能力开展救治的患者,通过医共体绿色通道转到县级医院,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医疗服务模式。医共体全年双向转诊病人3235人次。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推行“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县级医院医生+卫生院医生+村医),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特困户等重点人群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服务管理率达100%,基本实现户户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来源:红网

编辑:欧阳琴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