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行动”招聘会。古丈县人社局 供图
红网时刻通讯员 章育鑫 田志泉 吴松枝 湘西古丈报道
近年来,古丈县坚持把转移就业作为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最直接、最有效、最稳定的增收渠道之一。以“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扎实推动转移就业一批,努力走出就业扶贫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路子。点亮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聚人才 建机制 夯实转移就业脱贫工程基础
“现在我们通过人社协管员,把全县16-60周岁2.5万名贫困劳动人员的基本情况都进行了采集和整理,对开展转移就业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古丈县人社局副局长瞿运文说。为了建立完善县镇村三级劳动力资源管理系统,该县于2017年在全州8县市率先利用就业专项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县7镇110个村(社区)配备配强了人社协管员,协管员按照“村核、乡报、县统、层层把关、级级签字”的信息数据采集要求,确保转移就业各项基础数据在基层第一线就能准确录入,为实现全县劳动力数量、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就业状况、技能需求、经济收入、就业意向、联系方式等情况“八个清楚”夯实了基础。此举受到州人社局的肯定,并于2018年在全州人社系统进行推广。
抓培训 强技能 提升贫困劳动者就业竞争力
“这些制茶机器都是全自动的,为了使用这台机器,县人社局还组织我们专门到外面学习,要不然哪个会搞喔。”古丈英妹子扶贫车间制茶技师李政福边说边给我们演示全自动制茶机器的操作。李政福是古阳镇双溪人,50岁,建档立卡户,为了照顾年迈的亲人,前几年从外地回家务农。2016年进入英妹子扶贫车间,并从学徒走到了现在的制茶师。近几年,古丈县近两年共建成农家女素绣、惹巴妹、得象等18个扶贫车间,共吸纳帮助1021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10名。
古丈热巴妹扶贫车间揭牌仪式。古丈县人社局 供图
为将转移就业与市场需求、培训意愿相结合,该县把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和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转移就业重点内容,按照“市场有订单、人员到名单、培训列菜单、政府后买单”模式,在常德、湘潭聘请优秀教师及依托各级人才孵化基地和各类职业院校,精准培训打造“古丈家政”“古丈育婴师”“古丈茶艺师”等亮点品牌,做到“计划科学合理、对象精准到人、内容量身定制、方式多样灵活、管理严谨细致”,帮助贫困劳动者至少掌握一门就业技能,有效提升了贫困就业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近几年,该县完成技能培训6200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167人,考证合格率达100%,基本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目标,全面提高了贫困劳动者的技能水平,确保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送信息 送岗位 解决贫困劳动者就业难题
“这个就业信息是我在宣传栏里看到的。如果可以,我明年还想来。”一部电话也无法掩饰周地凤内心的激动。周地凤,47岁,建档立卡户,小时候右手烧伤被鉴定为四级残疾,2019年之前只能偶尔打点小零工,贴补家用。今年5月,得知县人社局发布的招聘信息,自己报名,来到了山东明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做保洁员,现在月收入达到6500元。据统计,近两年古丈县向山东济南高新区输送了64名农村贫困劳动者,月收入匀达到6500元以上。
为让转移就业政策得到广泛宣传,该县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和发放传单等方式为全县老百姓发布岗位招聘信息。近年来,该县累计印制发放《致农民工的一封信》30000余份,发放转移就业岗位信息、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等宣传读本10000余本(册),制作宣传展板120余块,张贴、悬挂宣传标语450余幅,借助县内主要干道大型电子显示屏、转移就业工作群、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发布岗位信息3万余条。同时该县在济南市、常德市、湘乡市、湘潭县四个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和劳务协作机制,借助“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平台,在农民工返乡、外出务工等重要节点,坚持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大型专场招聘会,为贫困劳动者送来2.5万个就业岗位,并且该县积极落实外出务工人员交通补贴发放工作,简化报账程序,累计为8424人发放463万元。
来源:红网
作者:章育鑫 田志泉 吴松枝
编辑:杨姝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