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那司三面环山,是永顺县泽家镇西那居委会最大的一个自然寨,距永顺县城约20公里,境内G209国道以及建设中的泽芙二级公路穿村而过,张花高速与龙吉高速在此十字交叉,交通十分便利。西那司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是一个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保留着200多年的古民居和古堡遗址。2016年,西那司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西那司,这是一个多么别致的村寨名。
追根溯源,该名是以清朝康熙年间当地土语“西喇”和地方管理建制“司”命名,原称“西喇司”,但长期居住于此的土家人更赋予它一种美丽的意思——开满鲜花的地方。
夏荷 余光龙 摄
走进西那司,不得不令人惊叹。寨子三面环山,山上自然生长着一种小乔木,名曰黄栌。此时恰逢深秋,漫山遍野红叶似火,可以与北京的香山、济南红叶谷相媲美。
当然,真正让人惊艳的,是这里的美丽乡村建设。
西那司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大多选址于山脚下,依地势而造,建筑群大多是土家族木质建筑,为5柱6挂和3柱4挂不等,部分配有东西厢房,部分建有吊脚楼,屋顶一律青色瓦片。一条叫做兰花溪的小河从北至南穿寨而过,把寨子分成河东与河西两半。各家门前皆留有很宽的场地,便于摊晒稻谷和其他之物,也便于晚上坐在院子里纳凉闲聊。
“我们西那司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至今保留着200多年的古民居10多栋,50年以上的旧民居41栋。有千余年的古树和百多年的古堡遗址,历史文化资源丰厚。”该村永顺县西那司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明清说,“西那司民居可以说是湘西酉水流域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
彭明清是西那司土生土长的土家汉子,在外经商多年,爱好摄影,系湘西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他说:“2016年,听说家乡在搞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非常高兴,当年10月,我就放弃在城市里的生意,回到家乡,流转土地近300亩成立了合作社,与村民们一起建设美丽家乡。”
春光。余光龙摄
沿着寨子中间的小河一路前行,刚铺就的青石板路面与鞋底发出“嚓嚓嚓”的轻微摩擦声,人影倒映在清粼粼的河水中,一晃一晃的,仿若在水中漫步。沿途树上鸟儿成群,叽叽喳喳叫得欢。
据了解,按照州建设美丽湘西办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永顺县坚持因地制宜,牢牢把握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依据“宜游则游、宜业则业、宜文则文”原则,对全县60个示范创建村进行分类实施、重点打造,让美丽乡村成为土家山寨的新标志。
永顺县美丽办副主任余光龙说,“西那居委会就是以做特做优生态旅游,打造‘土家探源’‘宜游乡村’为目标,实施基础设施完善、环境质量提升、特色民居改造三大工程,精心塑造乡村特色风貌,来满足游客回归自然,享受安宁田园生活的需求,从而提升游客综合接待能力。”
彭明清介绍,西那司是花的海洋,屋前屋后,不同季节会开出不同的小花,土坎田埂上时时可见随风摇摆的不知名的花朵。特别是寨子中间的那条兰花溪,沿岸自然生长的兰花,一到春天,整个寨子便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兰香,清新宜人。再加上一到秋天,漫山遍野的红叶,艳如杜鹃,所以,西那司才有了开满鲜花的地方之说。
年味。彭明清摄
这里仍保留着植桑养蚕、养蜂酿蜜、绩麻纺线、石磨加工等生活传统。还拥有众多木匠、篾匠、泥瓦匠等传统手工艺人,农耕文化在这里特色鲜明,氛围浓郁。民间文化也丰富多彩,如吹唢呐、打溜子、唱洋戏、婚俗哭嫁、社巴节、赶年、抢年等,其活动的参与性、娱乐性、教育性都较高。
“至今,我们合作社建了一个太阳花基地30亩,一个近30亩的荷花池。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铺设了近2000米的户间道,扩建村主道1500米、新修漫游到1700米,并对43栋民居实施了改造,计划并已动工修建16栋民宿,方便游客感受土家风情和田园风光。”彭明清介绍道,“明年,有望对整过寨子的电网实施改造完工,电线全部入地。”
走在漫游道上,从大古堡、小古堡、依恋堡、到西那巡检司遗址,一路探寻着西那司历史文化背景,读家家户户门前窗下保存完好的红色语录,让人心潮激荡,思绪万千。
怀化的游客张先生说:“西那司的古村落保留得比较完整,新改造的建筑也符合原有的特色,有内容,有看点。
冬梅。余光龙摄
除了古民居建筑,西那司的小景点也十分丰富。在望郎桥上可以听一段男女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受郎儿迫切回归的脚步声;于千年白果树下聆听西兰·卡普的爱情神话;游巴尔洞、登古炮洞天,看万山红叶,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站在村口整洁宽阔的停车场回望村子,一栋栋古民居不时夹在树木间,露首现尾,错落有致。村尾,那一大片金黄的向日葵发出耀眼的光芒,夕阳照在满坡满岭的红叶上,远远望去,宛如万缕红绸飘绕,更像一大片突突燃烧的火焰。
秋景。余光龙摄
此时,突然记起小时候读过的一首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香山红叶红满天。”当然,这里不是香山,而是正奔跑在建设美丽湘西大道上红红火火的土家山寨西那司。
来源:红网
编辑:李艳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