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陈丹上门调查。
刘军在指挥封路。
马丽在听从工作安排。
红网时刻 通讯员 胡域 严俊 张文倩 湘西龙山报道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公安队伍毫不犹豫的冲向抗击疫情前线,他们无疑是一道“美丽风景线”。在龙山县公安群体中,有这样三对代表性的夫妻家庭,他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舍小家、为大家,别离之际,平凡的话语,却诠释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丈夫:我要去换岗了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千家万户正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晚上9时,龙山县公安局法制与信访大队的警员郭亚军此刻却要与家人短暂离别,在从警的23年里,这不过是最寻常的一次别离。他看了看酣睡在怀里的一岁零九个月的女儿,依依不舍的交到了妻子陈丹怀里,轻声说道:“我要去换岗了”。
晚上21时50分,郭亚军提前10钟到达高速农车收费站。完成交接班后开始上岗执勤守卡。“师傅,从哪来的,请出示一下身份证和驾驶证。近14天与湖北籍人员有没有过接触?先测一下体温。”
执勤12小时里,约莫要挥1226次手、询问1226次。雨下了又停,衣服、鞋袜湿了又干,脚下的酸痛感和路口那端的远光灯刺激着深夜的倦意,寒夜中,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其实,郭亚军的妻子,民安派出所的民警陈丹已于大年初一早上就开始工作了。
“新年好,给您拜年!请问家里有没有从1月10日后从武汉回来的人员......”
上午8点半,龙山县城民安街道凤阳街上,炮竹的残渣还没来得及清扫,浓浓的年味依然充斥着整条街道。陈丹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挨家挨户的拜着早年。她也清楚,早上敲门会惹来居民不快,但是疫情就是命令,生命大于一切。每到一户,她都精查细问,“不落一户,不留死角”。
妻子:最大的希望就是你平安
1月28日,农历大年初四,已经连续奋战了3个通宵的桂塘派出所长刘军带队来到辖区通往湖北的十字路,清理封堵路面。
桂塘镇地处三省(湖南、湖北、重庆)交界,因而在这次疫情防控中重任务十分艰巨。自接到命令后,刘军立即带领全所民、辅警,与桂塘镇政府干部一起,在友谊村十字路、双景村油坊坳等9个地方设置卡点,24小时轮岗值守,防止外省人员进入辖区。
守卡、摸排、劝导,持续作战在在他眼里早已是家常便饭,唯独对家父的那份思念,犹如一把利刃刺胸,疼痛难言。父亲84岁,双目失明,是一名老公安。作为家中的独子,刘军知道父亲对他是无条件支持、理解的,但在忠孝两难之间,他选择了用工作来表达对父亲的无声思念。
“我女子就住在对面,送个菜就过来。”
“老人家,现在是特殊时期,疫情严重,不让你过去是为你好......”
1月24日,除夕这天,龙山县公安局警务保障室民警罗江艳正到龙凤大桥龙山县这端的桥头执勤点守卡。在她的耐心劝导下,一位背着半篓蔬菜的正南坝老人走了回去。
龙山县石羔街道正南坝与湖北省来风县城仅一桥相隔,两地居民往来密切,联姻较多。守卡期间,罗江艳一天不知道要遇到多少类似情况,但从来都是不厌其烦。因为自己身在抗疫一线,危险性很大,守卡换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公刘军发个视频,互报平安。
罗江艳对刘军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我内心最大的希望就是你能够平平安安。”
女儿:妈妈不要上班去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清晨,窗外淅沥淅沥地下起了小雨,气温很低,鞭炮阵阵,年味较足。
早上7点,龙山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教导员马丽就起床了,因为重大疫情,她必须在平常上班时间赶到工作岗位。匆忙洗漱后,亲吻了一下两岁半的女儿,不料女儿从睡梦中惊醒,看到妈妈身着警服,一下条件反射,抱住妈妈哭喊着“妈妈不要上班去,妈妈不要上班去......”
她狠狠心,把孩子交给婆婆,一头扎进了雨中。
而孩子的爸爸去哪儿了?
1月23日,腊月29日晚,接到紧急通知后就已奔赴茨岩派出所。作为所长,一所的当家人,吴军似乎已经习惯了家人之间这种事与愿违的离别。只不过自打女儿出生后,那份不舍来的更为浓烈。
除夕之夜,吴军腰伤复发,痛的睡不着觉,在值班室的沙发上坐了一宿。初一,派出所接到茨岩塘镇中山村村民报警,称村内有从武汉打工回来的人。风雪中,吴军带队赶往中山村,做完隔离工作后,方在村部服下止痛药。
来源:红网湘西站
编辑:彭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