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患者生死十分钟,保靖两医护挺身而出
2020-11-17 23:03:38 字号:

患者生死十分钟,保靖两医护挺身而出

红网时刻湘西11月18日讯(保靖站记者 彭司进 通讯员 黄滢)“当时情况紧急,只想救人,也没想那么多。救死扶伤,本来就是我们医生、护士应该做的事情。”11月16日,保靖县中医院胸痛中心办公室主任卢元元、麻醉科医师张玲君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微信图片_20201117104721水.jpg

卢元元、张玲君救人现场。

这几天来,保靖县中医院两名医护人员在保靖酉水大道抢救病人的事情,在街头巷尾传为佳话。11月7日晚7点30分,一位在酉水大道江山广场看广场舞的路人,突发疾病倒下了。卢元元、张玲君闻声赶到现场。紧急情况下,两名医护联手,在关键的十分钟时间里,把这名病患从生死线上救了下来。

回忆起救人的那一幕,卢元元、张玲君反而显得不好意思,没有了救人时的那种勇敢和果断。

当晚,卢元元正在江山广场健身。她正跳得起劲儿,突然听见了一声大喊:“有人倒了!快来人呀!”卢元元的第一反应,就是快步赶了过去。她扒开人群,见到一个中年女性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全身抽搐。

卢元元正要上前,一个熟人拉住她的衣袖低声说道:“莫管闲事,小心踩蛇尾巴。”旁边人也有人跟着附和道:“万一没治好,她家人找你麻烦怎么办?”

作为一名有着18年工作经验的执业护士、胸痛中心工作人员,卢元元没有犹豫。她深知,紧急关头,病人倒下的这几分钟是决定其生死的黄金时刻。她立即蹲下查看病人情况,只见患者双手抽搐、口吐白沫、口唇青紫、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十分危急。

卢元元用手一边拍病人的左肩,一边喊道:“大姐,你听不听得到?你怎么了?”叫了几声,病人没有回应。想到病人有可能咬住舌头,卢元元赶忙对围观的人群喊:“快!有没有纸?拿点卫生纸来。”

就在这时,同事张玲君也赶了过来,蹲在病人头侧问道:“元元,什么情况?这人喊得醒吗?”张玲君边用手查看病人瞳孔和颈动脉,边问卢元元。两名同在保靖县中医院奋斗了18年的战友,此时一起站在了街头抢救病人的战壕里。

卢元元摇摇头说:“喊她不应。”张玲君简单检查后,通过症状判断病人可能是癫痫急性发作并呕吐物堵塞气道了。她吩咐解开患者衣扣的同时,立即娴熟地对病人实施双手托下颌法打开气道,并将其头转向左侧防止呕吐物误吸。一连串熟稔的操作下,病人的嘴慢慢地打开了,随着一口大气而出,只见一坨坨饭渣和口水等呕吐物涌出,一一泄在她的左手中。 见此,好心的围观者赶紧递上卫生纸。卢元元接过后,帮着擦掉呕吐物,一连清理了三次才擦干净。见病人口唇由青紫逐渐变红润时,张玲君立即以右手拇指掐住病人的人中刺激病人,两种手法同时进行,患者的抽搐慢慢缓解了下来。

10分钟过去了,触摸过患者脉搏后,卢元元告诉张玲君:“患者脉搏大约每分钟90-100次,有力。”张玲君听后,用手机电筒查看了病人瞳孔,其大小及反射正常。张玲君拍肩呼叫后,患者有眨眼的反应了。围观的群众都发出“嘴巴红了”、“不抽了,救过来啦”。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两名医护又检查病人是否有外伤。张玲君抬起病人的头,卢元元拿着手机,借着手机电筒光仔细查看头的背面,没有发现伤口。这时,旁边边的一位大妈说道:“她不是直接倒下去,是我们扶着躺下的。”

病人呼吸正常后,怕天冷受凉,张玲君和卢元元扣上病人外衣,把借来的大衣盖在了她的身上。此时,病人的家属、120急救车也赶到了。张玲君和卢元元这才转身离开,去一边的卫生间清洗双手。

张玲君和卢元元合影。

在生死10分钟时间里,作为第一目击者,保靖县中医院两名医护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以救死扶伤的医德、扎实过硬的专业技术、临危不乱的治疗手法,成功挽救了一个生命。

卢元元告诉笔者,她和张玲君都是“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的参与者。保靖县中医院为提高医护现场救护意识,普及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开展了“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现场救护,医院的门卫、清洁工也要做到人人过关。

据悉,保靖县中医院还将在全县普及“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让普通民众也学习自救互救知识,挽救更多的生命。

来源:红网

作者:彭司进 黄滢

编辑:杨姝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