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6月15日讯(通讯员 何昌金)6月13日,记者正在花桥村里走访留守老人时接到村民彭家松电话,说他准备到山里去放养黄脚胡蜂,问有兴趣看去没有,当即回复他说,“我们的专家去放蜂子,我当然乐意去学习。”
放养地点泽坝董格(土家语,小地名)山高路远,道路湿滑。彭家松在陡峭的山坡上一把一式固定蜂箱脱箱放养。对于跟随前往观摩的村民彭家生、石朝军,他毫不保留地向他们讲授胡蜂养放技巧。晚上再与他联系时,他发来的微信照片显示一个人头顶矿灯仍在漆黑的大山里忙碌。
彭家松今年44岁,是个地道的土家汉子,有着干一行爱一行的钻劲。早年在浙江嘉善务工期间,就因表现优异被推选入列嘉善“十佳荣誉市民”40强。返乡历经短暂的赶乡场体验后,他专注养蛇十来年小有成就。2019年,他了解到养殖黄脚胡蜂市场前景好,且没有政策障碍,便转产学养蜂。经过两年的潜心研究,他掌握了胡蜂养殖技术,目前已培育240箱,完成野外放箱120箱,每箱生产周期约7个月,保守效益每箱600元。彭家松表示,待经验积累后每年可养殖500箱左右,愿意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产业富起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花桥村被保靖县列为乡村振兴重点村。5月份,县人大机关牵头县科协、县长行村镇银行驻村以来,把产业发展放在工作首位,一边调研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改善交通、产业基础条件,一边针对群众不懂技术传统种植收成低的问题,强化培育土专家、土秀才,走乡土专家技术引领、致富能人示范带动推进产业大发展、群众大增收的路子。目前该村对10余户产业户进行跟踪管理,帮助做大做强产业规模,为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产业兴旺开好局、起好步。
来源:红网
作者:何昌金
编辑:李艳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