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魏龙 彭晗 陈冬立 湘西龙山报道
流光溢彩的龙山。
冬日的暖阳下,山水龙城美不胜收,在龙山这片红土地上,乡村振兴正热潮涌动,产业兴旺的新气象点缀山间田野,民富村强的新画面铺满辰旗大地,景美人和的新龙山处处换新颜。
“今年以来,龙山县以党建为引领,突出‘党建+’思维,推动基层党建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同频共振,致力探索一条富有龙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谈起乡村振兴,龙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樊未信心满满。
“兴”思想 铸心魂
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
中午时分,党员余官顺停下手中的活,掏出手机,全神贯注地看起了视频。询问后得知,他是在“党员直播间”打卡学习呢。
余官顺从刚开始对党务工作不太熟悉,到后来的慢慢了解,到最后游刃有余。“三会一课”、党员发展、乡村振兴,提起这些,他总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也从党务工作“门外汉”一步步成长为如今的“内行人。”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龙山县创新打造“党员直播间”,开展网络视频授课40余次,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800余次,党员、干部都可以通过手机直接学习,让学习变得“触手可及”。
夜幕降临,茨岩塘甘露村村委会座无虚席,这是村党支部书记姚善早组织“五老”宣讲团,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摆“红色龙门阵”,讲述红军战斗在龙山的英雄事迹。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入推进,村支两委通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载体,加深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如今甘露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政治站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今年以来,龙山县积极做好村支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创新学习载体,加强对397个村(社区)“两委”、驻村干部培训,不断推动新思想走心走深走实,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铸魂赋能。
“建”队伍 强引领
里耶镇比耳村脐橙喜获丰收。
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雁”,一个好书记对一个村的发展至关重要。
2017年3月,经过村里党员的一致推选和乡党委的考察任命,石勇成为里耶镇比耳村党支部书记。当选之日,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全村群众的庄严承诺:“既然大家选了我,我就踏踏实实做点事,而且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好。”
心中一直怀着“带领村民过上幸福日子”梦想的石勇上任后,东奔西跑筹措资金,争取项目,发动、带领村民开垦荒山,扩大柑橘种植规模,培育新品牌。同时,积极探索电商模式,利用为村民服务的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石勇说:“在党支部的有力引领下,如今的比耳村是票子多、车子多、房子多,还成了全国‘一村一品’柑橘示范村、全省小康建设示范村。”
“没想到,大学生做农村工作也这么拿手,这个小伙子不简单!”龙山县里耶镇跃进村村民如今聊起田伟,纷纷点赞。田伟大学毕业后,通过全省村官招考,到跃进村工作。
来到村里后,他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到一年时间,田伟成长为样样工作都能扛的骨干,服务期满后,他依然选择留在基层一线。今年换届中,经组织推荐,田伟顺利当选为红岩溪镇镇长。“接下来,我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找准门路出路,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田伟自信地说道。
抓好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是龙山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今年来,龙山县注重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紧盯选好干部、配强班子、调优结构,为乡村振兴选出“领头雁”和“排头兵”。换届后,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平均年龄38.8岁、较上届下降4.1岁,其中30岁左右和大专以上文化占比分别提升至42.4%、35.1%,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不断增强。
“聚”人才 强产业
召市镇湘龙村村民服务中心前的罗汉果挂满枝头。
初冬时节,寒气袭人,内溪乡五官村吴茱萸种植基地里,十多位村民在紧张地开展冬季培管工作。州派龙山县驻内溪乡科技特派员王玉鹏告诉记者:“今年全村共种植吴茱萸、迷迭香等中药材535亩,将带动100多户村民增收。”
近年来,龙山县采取“党支部+人才+合作社+农户+企业”的模式,大力发展茶叶、柑橘、中药材等七大农业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以人才助力产业振兴的龙山模式正逐步形成。
“回想过去,我带着梦想返乡创业,如果不是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给力,我自己可能还在只身单干。几年来,我们惹巴妹手工让1000多名妈妈回家,上千名孩子不再留守,帮扶1475户家庭全面脱贫。”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谭艳林感慨地说道。
谭艳林就是近年来龙山县大力培育护持起来的本土人才,和她一样的还有余小龙、周瑞、黄继成等一批新兴骨干企业的带头人,他们积极投身于龙山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
今年来,龙山县柔性引才49人,其中,博士学位人才22人,涉及农业产业、红色文化旅游、中药材科技等各个领域,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乡村医生、农技特岗生共1258 名,让人才不断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龙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肖剑说:“下步,龙山县将在‘引才、留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做文章,将人才作为引领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筑”堡垒 善治理
党员喊得应,群众跟得上,人人做得好。
龙山县内溪乡内溪村综合服务中心热闹非凡,在村留守的妇女儿童们齐聚于此,伴着欢歌笑语,踏着音乐节拍,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分享着来自“互助大家庭”的爱。这是内溪村定期组织开展的“互助五兴·妇女同行”主题活动。
“这个搞得好嘞,鼓励大家互帮互助,做好事有积极性了,关系更和睦了。”靛房镇信地村村民王四妹说道,王大姐一边说一边用工分兑换洗衣粉,并时不时有其他村民前来兑换奖品,工分超市的工作人员忙个不停。
目前,全县组建互助组22403个,覆盖农户130722户,覆盖面达98.32%,创新建立“互助工分超市”376个,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乡风淳了、邻里和了、院落美了、百姓笑了。
早上8时,海拔1100多米的龙山县大安乡马脚坪村里,村支书兼村主任蔡长礼和村秘书、村辅警等人,来到村便民服务大厅准时上班。“周一到周五坐班,周末双休安排一名村干部值班,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蔡长礼说。
龙山县按照“3+1+N”模式配备全职化干部1926人,387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7.5%,党支部“五化”建设达标率100%,积极推行网格式管理,将人居环境提升、政策宣传、社会保障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村两委班子、村组干部全部下沉二级网格,各守一片责任田,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基层社会治理全科网格,实现了“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村民的安全感实了。
“优”服务 践初心
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为群众解读党的大政方针。
民有所呼,我有所动。把群众放心里,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做群众的贴心人。
“你们行动不便,需要什么就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把东西送到家里来。”茨岩塘半寨村第一书记洪文斌深切地说道。
“五个到户”活动开展以来,茨岩塘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大走访,当了解到结对群众彭某因意外摔断腿,且妻子患有重病急需筹钱治病,子女又不在家,日常生活变得十分困难时,党员干部分工负责帮助其采购生活用品、干农活,并利用线上众筹平台发布求助筹款信息。
龙山县全面推行“五个到户”,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微心愿”等实践活动,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应”,以“家”的温暖、家人的情怀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不用出远门,在村里就能办老年人补贴、低保、医保参保等好多事项,我在村部就办好了老年人优待证……”住在石羔街道白泥社区的张朝远对在村部就能办证的事儿“点赞”。
村民罗方兴在水田坝镇政府乐驾考现场呵呵地拿到了三轮摩托车驾驶证。在今年交通顽瘴痼疾整治中,龙山县为方便群众,开展摩托车驾驶证“送考下乡”14次,2800余名群众参加了考试,600余人在家门口拿到了摩托车驾驶证。
今年以来,龙山县紧贴群众办事需求,投入800多万元开发建设湘西“E路通”,打造“一门式”全覆盖服务的软件平台总入口和移动客户端,实现了全县397个村(社区)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下放与群众密切相关的103项事项到乡镇(街道),53项事项到村(社区)。截至目前,乡镇受理24721件、办结24350件,办结率98.5%,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党建引领谋发展,真抓实干促振兴。龙山县将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真正实现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来源:红网
作者:魏龙 彭晗 陈冬立
编辑:张艺凡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