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奋进新时代,奔跑新征程,如何应对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务必要做到鉴往知来,向史而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必胜之信心,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华民族复兴之巨轮方可破浪前行,行稳致远,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美好幸福的未来。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首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首要之义,必须做到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担道义、有担当的政党,从建党伊始,我们党就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扛在肩上、记在心上、干在手上,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奋斗史、英雄史,中央更是站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大局上,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高格局、大视野地把全世界人民的幸福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之中;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敢于自我革命、勇于革新除弊的政党,党史上的三个《决议》都是在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党的过去、现在、未来,客观真实地对党过来执政的对错进行全面总结、深刻分析、形成经验、提出举措,并持续不断开展党内学习教育,不断纯洁和优化党的队伍;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健全完善、科学成熟的政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坚持以最先进最科学并与中国实践具体结合的不断升华、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下发和修订了党内的一系列法规,已经成长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腾飞的主心骨,是中国人民谋求幸福的领路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拥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奋力奔跑才能蹄急而步稳。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重要是坚定必胜之信心。坚定必胜之信心,是保持胜势、走向胜利之关键,必须常持自信,不可置疑。这信心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条中国和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唯一正确道路,它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道路、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道路、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道路、是倡导平等而不是输出模式的道路,是中华民族定能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信心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永不落后;这信心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信心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我们要向优势找势,从自信走向自强,从胜利不断走向更大的胜利,坚定“三千越甲可吞吴”之必胜之心阔步前行。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至要是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走出周期律、守稳江山的至关重要,必须长期奉之、时时践之。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中国共产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坚持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时时不忘因民而生、为民而兴。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随意就能从中撷取一些例证,从苏维埃人民政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始终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半条被子”到“一只口罩”,从张思德至雷锋,从焦裕禄到任长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时时处处都把人民群众衣食冷暖放在心头,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社会的稳定繁荣、人民的安居乐业以及人民群众的高度团结、空前凝聚就是最好的回应、最有力的证明。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道路上,我们就一定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无往不胜。
在“鉴往知来,向史而新”中奋进新时代,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就一定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作者为湖南省凤凰县委组织部 王浩铭)
来源:红网
作者:王浩铭
编辑:杨姝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