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西脱贫故事丨贾阳升:实干亲民好书记 “三心”锤炼扶贫人

红网时刻通讯员  田振  湘西龙山报道

“公公,公公,你今天气色很好,背的洋芋不错!”

“小张,好小伙子,扎实搞,你黄鳝养好了我来学技术。”

“嫂子,挖土的时候当心点。”

……

一路走来,这个与村民打成一片的土家汉子,就是湘西州龙山县政协驻兴隆街道雷音社区第一书记贾阳升。虽然不是本村人,贾阳升待村民却比亲人还要亲。

近日,笔者陪同贾阳升在雷音社区走访,被眼前这个奋斗在扶贫攻坚最前线的第一书记深深打动。

“四战”齐打赢脱贫

孟夏时节,草木葱茏。平坦的水泥路两边,一栋栋新建的房子拔地而起。

“三年来,雷音变了天。”村里的建档立卡户龚正说,以前的雷音社区组寨不通路,家家不通水,虽离县城近,但经济无支柱,产业无特色,很贫困。2016年初贾阳升来了之后,一年一个样,雷音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1.jpg

在三年的扶贫工作中,贾阳升中总结了“四战”齐打的心得:用心编制发展规划,打有准备“运动战”;着力破解基础瓶颈,打好基础“阵地战”;攻克产业发展难关,打增收致富“攻坚战”;发挥资源优势,打因户施策“袭击战”。

贾阳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搭建种养平台,举办精彩活动,逐步将雷音社区打造成生态绿地、休闲场地、旅游胜地,打了一场漂亮的脱贫翻身战。2018年,雷音社区成功脱贫摘帽。

龚正搭了扶贫这班车,才有了今天的成绩。2017年,在贾阳升的帮助下,龚正利用自家的山地养起了土鸡,当年就脱了贫。如今的龚正,已是有3000多只土鸡的养殖大户,年收入超过十万元。“开始不晓得做什么,贾书记给我们提供考察项目;养鸡缺技术,贾书记送我们考察学习;缺启动资金,有贴息贷款,事就这样成了。”

两个“逮”字三颗心

“逮,不逮不行!”这是贾阳升的口头禅。“逮”是龙山当地方言,即“努力奋斗”的意思。两个“逮”字的动力是“三心”,即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初心,“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耐心,对贫困户等弱势群体的爱心。

而最难“逮”的是改变村民们狭隘的观念,这集中反映到修路这件事上。

2016年,贾阳升准备修4组与5组的路,资金等都协调到位了,但两组人在出工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这路不修怎么能行呢?逮,不逮不行!”于是,贾阳升隔三差五开大会,逐家逐户做工作,用不同的钥匙开不通的锁,死磨硬泡把路修了起来。

“没有贾书记,路肯定是修不好的。我看很多人回来了,都盖起了新房子,家乡确实越来越好了,我就没外出打工了。在贾书记的建议下,我在家养猪,去年收入大几万,脱了贫。”建档立卡户王发平指着旁边正在修建的房子说:“那个房子是危房改造的,是政府帮助修的。这些天,贾书记天天打电话催我,我知道他心好,因为最近雨水多,他怕我一个人搭着棚子住不安全。”王发平说着,泪花已在眼里。

产业扶贫有长效

雨后天晴,路边的荒山已成茶园,一群村民正在给茶树除草,新翻的土地飘散着香气。“这是今年刚种的黄金茶。”产业大户刘培松说,他今年种了一百亩黄金茶,茶苗由政府提供,请了十个工人,其中有6人是建档立卡户。“每人一天一百元的工钱,这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都有事做,让荒山变成金山。”刘培松不禁说道。

??2.jpg

“扶贫,一定要发展产业,形成长效稳定的脱贫机制,才能脱贫不返贫。”驻村以后,为了激发贫苦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贾阳升四处调研,跑项目、要资金,带领村民搞起了产业。

在村民义忠伟的厂房,整整齐齐码着一万余株食用菌菌种。“最近长得很快,供不应求,昨天就卖了200多斤,一斤4块多,今年一年可以挣上十万元。”义忠伟以前无一技之长,只能常年做小工,清贫如洗,后来在贾阳升的引导下种起了食用菌。

“建厂房的土地是贾书记帮忙流转的,贷款是贾书记帮忙协调的,技术是贾书记多次送我们到外地考察学习学来的。”看到贾阳升来访,义忠伟连忙搬椅子给贾阳升坐。

“2017年,我父母双双逝世,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无依无靠,贾书记常常来家里,嘘寒问暖,给我打气。感谢贾书记。”义忠伟紧紧地握着贾阳升的手。

“用一个词描述下贾书记吧?”笔者不禁问道。

“亲人!”义忠伟斩钉截铁地说。

来源:红网湘西站

编辑:欧阳琴芳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x.rednet.cn/content/2019/06/05/557516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虢正贵
  • 龙晓华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