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在训练中为运动员压腿。
红网时刻记者 欧阳琴芳 通讯员 喻阳 刘芳 湘西报道
“既然从事了教练员的工作,就不要怕苦,不要后悔,不要埋怨。”这是李小平常说的一句话。
李小平,是湘西赫赫有名的举重教练、州举重人才基地主任,从事举重教学训练和管理工作已有30多年。湘西举重人才辈出,诞生3名奥运冠军,获得奥运金牌4枚。现在,年过五旬的李小平仍在坚守湘西举重事业。2018年,李小平被评为敬业奉献“湖南好人”。
一个阳光刺眼的下午,记者见到了正在田径场上指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李小平,他带着墨镜,紧盯着学生训练,走到光线相对适宜的室内,李小平摘下墨镜,眼睛因为光线的直射眯在一起。原来,李小平的右眼视网膜脱落,才做完手术不久,医生得知他是举重教练,劝他放弃教练的工作,好好保养。“我的学生哪能丢下啊,十几个学生每天训练都需要人盯,我不放心他们。”李小平出院后立马又回到了训练场。
“举重是我热爱的事业”
李小平自小就热爱体育,竞赛意识也强,1980年,16岁的李小平开始在湘西州体校学举重,因为专业素质强,训练又刻苦,不久,他当上了举重队队长,经常辅助教练管理队员,带领队员训练。后来,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
1985年,李小平刚退伍回家乡泸溪,正赶上县工商银行需要一个保卫科长,县人事局已将他向银行作了推荐,与此同时,州体校也向他发出邀请,李小平果断地选择回母校,当上了一名举重教练员,“因为举重是我热爱的事业,我想出一份力,让我的学生们在举重上做出成绩。”
仅仅3、4年时间,李小平培养输送的3名运动员就在全国举重比赛获得冠军,并打破全国纪录。1992年,龙玉玲在亚洲女子举重锦标赛上夺冠,诞生了湘西州第一个世界冠军;李小平培养输送的杨霞在1997年全运会和1998年亚运会夺冠后,不久又在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中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诞生了湘西州第一个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冠军。
“学生就是我的孩子”
成为教练员之后,李小平的时间都给了训练场和学生,没有社交,也没有休闲娱乐,学生的起居和训练状况都需要李小平观察。起初战友和同学朋友邀请他出去聚会,他都因为要带学生训练拒绝了。拒绝的次数多了,李小平就不再收到邀请了,因为战友们都知道:训练场就是李小平的家,学生就是李小平的孩子。
李小平带学生龙玉玲训练的时候,因为训练强度大,龙玉玲贫血,缺少营养,嘴唇发白。李小平想尽办法,拿鸡蛋、红枣给龙玉玲补身体。为了解决队里贫困学生的困难,李小平经常自己掏钱给贫困学生补交生活费,并积极向上争取运动员伙食费补助政策,或找县市体育局反映这些贫困优秀运动员的情况,为学生们尽可能地解决生活困难,安心训练。
因为职业的需要,李小平很少能陪伴家人。1996年李小平的家乡泸溪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县城父母家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但李小平当时正在备战省八运会,虽然内心牵挂,他还是坚持带队给学生进行封闭式训练没有回家。女儿的成长,李小平也很少参与,他对妻子说:“我们的孩子就交给你了,我队里还有十几个学生,他们也是我的孩子,我得管他们。”妻子内心虽然泛酸,但是还是选择支持李小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
“混日子很好混,但是要想做好非常难,打铁还需要自身硬。”李小平说。30多年来,他都坚持早晨5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带学生训练时也是严格要求,带队有他的“军事化”风格。
湘西州体校女子举重队刚创办时,训练经费少,训练器材严重短缺,李小平上任后,没有发牢骚,也没有伸手问学校要经费买器材,因陋就简自己动手制作器材,上山砍来竹竿教小队员练动作,杠铃生锈了就拿去抛光,还用水泥做模具,自制杠铃片为运动员加重。
李小平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2005年,湘西州举重人才基地成立,李小平担任基地主任,他挑起重担,带领教练员勤学习强素质,建队伍抓管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基地成立10余年以来,湘西举重项目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高峰,龙玉玲、杨霞、向艳梅、龙清泉,这些世界冠军让湘西举重基地声名鹊起,李小平也被人称为“金牌教练”。
来源:红网
作者: 欧阳琴芳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