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丽乡村作品展播】之八:都岐,诗情画意醉人心

简介:都岐村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浦市的西北部,全村面积12.12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1100多人,是一个民族风情浓厚、民族习俗众多的苗族、土家族聚集地。村道阡陌纵横,村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古朴而清新,是近年来泸溪县重点打造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之一。

花开都岐 泸溪县美丽办 提供

一进入都岐,就会想到刘大成演唱的那首《美丽乡村》:“小溪清清,流下山岗,一路欢唱,奔向远方;鸟语花香,满园芬芳,风吹过麦田,层层起波浪……”

都岐村四面层峦叠嶂,翠峰涌动,两条大小不一的溪流分别从左右的大山中一路欢快地跳跃下来,如两条银光闪耀的龙,在村子中央汇聚,静静地守护这恍若世外桃源的村庄。

从村口沿河道一路前行,沿途盛开的小花光艳四射,叩问着脚踝;河岸上的柳树枝条婀娜,在阳光和清风的抚弄下频频摆来摆去,这娇柔的姿色,仿佛是为游客们跳着一曲百看不厌的迎宾舞,并与蓝天白云一道倒影于清澈的溪水里,晃晃悠悠。

“这是一条近1000米的沿河观光花卉道,这不光是为了发展村庄的旅游业,美化乡村环境,同时也是为了村民们在茶余饭后有个可以散步的场所。”村主任石长生说。

泸溪县美丽办工作人员周兴华介绍,近年来,按照州美丽湘西办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都岐村立足于村情实际,将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纳入自治范畴,建立了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新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制度,为每户配备了垃圾分类桶,保洁员每天按时收运村民生活垃圾,并建立了一整套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以前,我们村是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的贫困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及沿河两岸到处是垃圾。经过这两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如今,可真不一般了。”村支书石泽钧饶有兴趣地介绍道,“目前为止,对村庄庭院和小河两旁进行了全面绿化,全村安装了82盏太阳能路灯,沿河修建了18座具有民族特色的风光桥。”

古树老井 泸溪县美丽办 提供

沿着观光道继续往里走,一根根笔直的节能路灯有序排列着,可以想象,一到夜晚,这条穿村而过的小河一定璀璨夺目,光艳照人。

此时,一座座横跨河面的风光桥,正显示出小桥流水的独有魅力。亮晶晶的河水在桥下缓慢流动,蓝天高远,白云悠然,一只只白鹭吃饱了田间的稻花鱼,栖息于旁边的柳树上梳毛理翅。其中间隔穿插的4座风雨桥上,有村民和游客正坐在廊凳上纳凉闲聊。

“现在生活好了,劳动也相对轻松一些,空闲时我就喜欢到这风雨桥上拉拉二胡,唱唱阳戏。”50岁的村民向明忠说。随即,他拉了一曲《双牌花》和《十相送》,婉约而缠绵的曲调,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为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后劲,都岐村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为富民产业,大力发展以特色民俗文化为立足点的农家乐旅游。修建了一个900多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广场,并配有一个藏书千册的农家书屋,供村民及游客们休闲、娱乐、健身、阅读。该文化广场又为当地的阳戏、花灯等传统文化提供了展示平台。同时,该村充分利用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投资200多万元,开垦出100多亩的荒地,建立了一个种植、培育具有经济价值的紫薇、栾树等花木的苗圃基地。利用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种植200亩甜橘,带动村民致富。

石泽钧说:“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让都岐的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村庄变漂亮了,更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打牌的没有了。”

乡村一景 田 华 摄

路灯有了,道路宽了,房舍敞亮了,游客多了,村民富了。置身于村子中,听清风抚花草,闻鸟儿啼绿叶,睹鱼儿拨细浪,看亭台楼阁融于山水之间。或古朴、或清新、或风情万种,皆有一番风味,别致悠然。

来源:网信湘西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姝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虢正贵
  • 龙晓华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