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湘西9月26日讯(记者 欧阳琴芳 通讯员 彭晗 龙旭 任然)秋日多雨,连绵数日,凤凰古城已是烟雨朦胧。位于文星街8号的熊希龄故居,雨滴如珠帘一般从屋檐往下滴落,淅淅沥沥,嘈嘈切切,滴滴答答,一声声,一步一叹,仿佛是对时光的倾诉。
熊希龄故居,环境幽静安谧,建筑古老质朴,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从这里走出凤凰,以悉心体察民间疾苦、关心贫民忧乐的高尚情怀,被世人敬仰。
熊希龄故居在街道一处不显眼的地方,穿过小巷,故居大门呈现出来,门两侧有一幅笔力雄健、字迹清晰的对联:“一生赤诚爱国盼中华振兴,半世慈善办学为民族育才”,写出了熊希龄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
故居呈四方形布局,中有一天井宽坪。进入宅门,左侧是一个约十平方米宽的前室,又称会客室,天井东侧为专门的柴房,内有石磨、石碓等食用家具装置,充分显示了这家主人当时勤俭持家的良好风范。
正室三间两层木质结构,陈列着熊希龄生前生活、工作用过的什物,一张张清晰的图片,一段段生动感人的文字,记录了熊希龄人生的脚步,演绎着他人生的轨迹。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在他文晦蹈略之中。他胸藏珠玑,学富五车,在中华民族堪乱危难之时,为国家和民族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毛泽东同志曾评价熊希龄:“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周恩来总理曾中肯地评价:“熊希龄是袁世凯时代第一流人才,是内阁总理。熊希龄的事,我看后就记得很清楚。”两位伟人对熊希龄这么高的评价,充分说明了熊希龄先生思想情操的伟大和爱国恤民精神的不凡。
熊希龄故居自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先后有近两千万人次游客游览和观瞻,继沈从文故居后,成为古城凤凰又一大亮丽的人文景观点。
来源:红网湘西站
作者: 欧阳琴芳 彭晗 龙旭 任然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