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在深闺的辰河高腔,到人声鼎沸的吉首苗鼓;从边城里的苗族银饰,到山岗上的土家山歌,近日由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拍摄制作的《不老乡音》第二季网络版,将于2月5日南方小年上午10点,在哔哩哔哩bilibili、新浪微博、芒果TV同步首播,在给观众呈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浑厚感和时代创新感的同时,也带来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新思考。
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和艺术源远流长,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老乡音》第二季主要选取湘西苗族、土家族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集以“声音”为载体,主人公以一个目标事件为线索,讲述可看性很强的故事,过程中串联历史背景、技艺现状、传承方法、发展变化。难能可贵的是,该片利用当今国际纪录片流行的碎片化讲故事的形式,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秉承人文与艺术的风格,小切口,高站位,体现文化的深度与时代的热度。傩面具起源于上古时期的战争,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文化,纪录片从一个返乡创业女青年的视角切入,落脚点放在文化传承上面,不但让人对傩面具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增强了纪录片的观感和美感。苗鼓是苗族人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到底能不能战胜机械化时代的规模化生产,看完这一集,相信读者会有一个圆满的答案。
凸显了文旅融合的优势。现如今,文旅融合的话题不绝于耳,然而,能够真正将两者相融合的案例,相对偏少。湘西是湖南旅游的一张名片,讲好湘西故事,就是对湖南旅游产业最好的宣传。《不老乡音》(第二季)沿用第一季叙事风格,采用“非遗+文旅”的总体叙事模式,不管是旅游业已经非常成熟的凤凰古城,还是颇具神秘色彩的土家族哭嫁歌,鲜有外人知晓的辰河高腔,都通过年轻化视角来推荐的形式,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加强了对湘西特色的少数民族“声音”的传播,推动和发展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为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注入新的动力,实现湘西旅游推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双赢”。近年来,湘西旅游新晋了一批网红“打卡地”,如惹巴拉、流沙瀑布、矮寨大桥、十八洞村等的出镜,为湘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特别是该纪录片借助网络播出传播模式,加大在互联网的传播与推广力度,必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湘西。
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花垣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一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脱贫攻坚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截止2020年底,全国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国也将进入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伟大征程。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大发展中,美好乡村尤其是原有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怎么建,《不老乡音》第二季也给出了答案。苗族古歌这一集有机地将十八洞村串联起来,以回乡硕士带动乡村共同致富为点,把十八洞人不屈不挠、自力更生的精神展漏无疑;土家族山歌这一集,一方面突出土家山歌既情、即兴、既景的演唱特点,另一方面表现富裕起来的乡亲们自发歌舞谢党恩,两者相结合,巧妙地将时代的“山乡巨变”呈现在观众面前。《不老乡音》第二季展现的湘西乡村振兴,特点就是紧扣民族、文化、旅游三个关键词,激发农村对自主自发参与的内生力,自我“造血”能力增强了,由旅游、文化产业带来的乡村振兴自然是别具一格。
(作者: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司念伟)
【节目预告】
湖南金鹰纪实卫视陈昔禅团队,倾情回归升级打造《不老乡音》第二季,带你继续走进全国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湖南湘西,从声音回到故乡,探索心中的守望。
2月5日 南方小年温情上线,上B站和芒果TV聆听故乡的声音,上微博搜索#不老乡音#参与话题讨论。八个温暖动听的故事,八段涤荡肺腑的湘西呼唤,让你感受乡音的纯粹与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司念伟
编辑:欧阳琴芳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