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湘西4月27日讯(通讯员 周密)在湘西州吉首市峒河河畔的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内,坐落着一座古老的书院建筑,这就是由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楚中苗族弟子吴鹤于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创建的蒙馆之所发展而来的潕溪书院。
书院现存主体建筑为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徐凤翔主持重修,整个建筑坐东北朝西南,由三进院落组成,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平面基本遵循中轴线布局,由山门、大成殿、明伦堂、藏书楼、学署、鹤公祠、山长室、润心堂、鳌鱼池和文昌阁组成,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
潕溪书院大门。
书院创始人苗族教育家吴鹤倡导“读儒书,耕砚田”,传播阳明“心学”,推广平民教育,促进了儒家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是践行“知行合一”的典范。潕溪书院做为武陵山区唯一保存完整且一直作为教育场所的古代书院,自明代创建以来延续至今,是完整体现古代书院祭祀、讲学和藏书功能的文化教育场所,见证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助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关系形成。
在书院文化浸染下,成长了一大批苗族社会精英如吴自发、龙凤翔、石启贵、张一尊等,他们身体力行,或在苗乡创办书院,或坐院讲读,培养苗族人才,推进苗区社会文化发展。此外,潕溪书院为研究明清以来儒学在武陵山苗族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提供重要实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明伦堂。
抗战期间,潕溪书院成为前方流亡师生栖身之所,书院师生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进步思想,为前方抗日将士捐款捐物,先后有30余名师生志愿从军抗日。潕溪书院还培养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罗盛教1947年3月免试升入湖南省立第九师范学校简师14班就读,于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2年1月2日,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崔莹而英勇献身,时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首相金日成亲笔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潕溪书院自创建以来,历经启蒙教育、中等师范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直至今日的吉首大学师范学院,500余年教书育人弦歌不绝,文脉相传,授业解惑的教育宗旨延续至今,特别是立足本土,直接服务于老、少、边、穷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据统计,自1936年开办现代师范教育以来,培养了7万余名服务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师资及各类人才,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6年5月,潕溪书院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确定为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湘西州委、州政府对潕溪书院保护利用工作高度重视,拨专款实施了潕溪书院文物本体修缮和消防工程,重现其书院原有格局和风貌。吉首大学师范学院以2021年建院20周年和开办现代教育85周年为契机,对书院历史进行了深入发掘和阐释,编制了潕溪书院展示利用方案,实现了书院文化教育和传播功能。如今这一古老书院,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湘西民族教育展示,教育教学和文化交流、以及青年学生书香校园和全民阅读基地,正在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来源:红网
作者:周密
编辑:杨姝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