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湘西州充分利用新时代红色资源,积极打造现场教学点,用好地方特色教材,开展面对面“双语”宣讲,办好民生实事,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树标高。
打造现场教学点,标注精准扶贫时代标高。在深入挖掘整理革命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注重学好讲好用好新时代史特别是脱贫攻坚史,讲好“矮寨不矮、时代标高”精彩故事,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以“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的政治担当标注精准扶贫的时代标高。在全省率先推出十八洞村、矮寨大桥、菖蒲塘村等7个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引导党员干部现场学习新时代史,特别是脱贫攻坚史。积极开展红色资源普查,修缮126处革命遗址,创建4个“党史惠民”教育基地。目前,全州已有30余万人次党员干部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乡村振兴第一线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开展现场教学。
3月25日,湘西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来到十八洞村开展现场教学,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示范带动全州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首倡地感悟初心、体悟使命。李寒露 摄
用好地方特色教材,激发党员干部学习兴趣。积极编纂《湘西州扶贫志》《摆脱千年贫困的湘西探索与实践——精准扶贫首倡地样本解读》《红色湘西——红二方面军的摇篮》等7套地方党史文献和党史学习教育湘西版宣讲提纲,列入重要参考书目。建立“红色湘西图书馆”,抢救性保护和标准化陈列2万多册史志图书。举办《红色湘西》《幸福湘西》基本陈列展览,展出革命文物和新时代红色史料870余件,展览展示面积5000余平方米。创作大型音乐舞蹈诗《颂歌唱给党》,举办全州红色故事情景讲述大赛、讲湘西红色故事主题比赛、红色湘西党课宣讲会、红色经典诵读会、唱支山歌给党听——2021中国保靖首八峒土家山歌会等,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
5月28日,湘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泸溪县合水镇举办“一起赶场学党史”群众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图为群众积极参与党史知识抢答赛。王庭甫 张丽君 摄
扎实开展“双语”宣讲,推动党史飞入土家苗寨。精心组建百名党委宣讲团成员、百名红领巾讲解员和百名“双语”微宣讲队员,直接面向30万余名党员干部宣讲8500余场次。全州113个乡镇(街道)充分利用赶场日群众自发聚集优势,广泛开展“一起赶场学党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土家山寨和边远苗乡,组建32个以懂苗语、会土家语的驻村干部、党员、村支两委委员、互助小组长、乡贤等为主要成员的宣讲小分队,采取“汉语+苗语”和“汉语+土家语”的形式,面对面向8万余名群众宣讲党史。制作25套党史故事和《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等“双语”专题音频,在州县两级广播电台和1817个“村村响”广播同步播出,让广大群众就地就近聆听党史,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
5月21日,吉首市矮寨镇德夯村村部,30余名苗族党员群众围坐一圈,聆听“苗语+汉语”的党史宣讲。麻殷图 杨叶丹摄
办好民生实事,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坚持学悟干同步,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设立37个州级示范点(岗),示范带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学位、床位、车位、厕位、摊位”问题,积极关爱城镇困难群众、残疾人、留守和孤寡老人、困难老党员老干部、未成年人“五类”人员,广泛开展“理旧事、解难题、办实事”专项行动,以实践的成果检验学习的成效。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出台防返贫动态监测全过程管理工作办法,深入开展万名党员下基层、窗口服务单位“简政便民”、公交车进苗寨、百名行长联千企、就业“春风行动”等办实事活动。截至5月底,各县市层面、州直部门组织召开屋场恳谈会2386场、座谈会1838场,面对面摸情况,找出重点难点问题2715个,收集意见建议2394条,已全面解决1863个,其他问题已列出时间表、路线图。(湘西州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6月2日,在保靖县碗米坡镇“一起赶场学党史”宣传实践活动中,该镇迎丰村80岁的老太太向云珍等人在党史学习教育宣传资料展板辨认李大钊等革命烈士的照片。 方君才 摄
来源:红网
作者:
编辑:欧阳琴芳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