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心”引领幸福来——记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泸溪县兴隆场镇人大主席易勤

红网时刻通讯员 向晓玲 胡家星 向芝 湘西泸溪报道

五年一瞬,时光荏苒,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他着力配强村级班子,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把一个个党支部锻造成攻坚克难、带民致富的坚强堡垒。

五个春秋,岁月如梭,却是扛在肩上厚重的责任;他创新党建引领方式,将组织建在产业链上,通过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当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五载生涯,刹那芳华,见证了昨日铭记的栉风沐雨;他走村入户、开展摸底调查,为党员群众排忧解难,把党的阳光雨露送给最需要温暖的人。

他就是刚刚卸任兴隆场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的易勤,现任人大主席的易勤,一位有着1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对党建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始终走在前头,干在实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今年,他被表彰为湖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对党忠诚的坚定“信仰者”

“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2007年,易勤由于表现优秀,就读于湖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易勤时刻牢记党员身份,铭记党员责任。多年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9年,在上海做产品研发技术员的易勤放弃高薪来到泸溪县任大学生村官。报到第一天晚上,面对一个月1132元的工资落差、异地就业语言不通、在家务农的父母、正读高中的弟弟,易勤坐在乡政府院内的大树下陷入了沉思。经过思想斗争,易勤还是决定留下来,在基层一干就是12年。

在小章乡期间,他虽不从事党务工作,但他勤于钻研,自觉锤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积极学习,参与党支部各种学习活动。

2016年,他被组织调任兴隆场镇党委、组织委员,在机关科学建立党员学习小组,运用红星云、学习强国等平台,定期、定人、定内容组织机关支部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学习。

在农村,他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点支部和导师帮带制度,定期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和农村党员开展培训,送学入村、送学上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五年来,他每天与党支部、党员打交道,从黄毛小子成长为业务能手。

图片1.marked.png

兴隆场镇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安排部署会。

抓班子带队伍,近年来,他严把农村党员发展入口关,注重质量、严把程序,三年来,全镇13个村(社区)共发展党员51名,储备村级后备力干部62人,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150多人。高质量完成村(居)两委换届选举,班子强了、队伍活了,基层班子干事创业的劲头也更足了。

一颗红心的踏实“奋进者”

盛夏时节,青山掩映、绿水环绕的兴隆场镇甘田坪村,一个个产业大棚鳞次栉比,一栋栋小洋楼掩映树下,公路旁,村民们正在采摘辣椒、烘烤烟叶。

图片2.marked.png

在兴隆场镇甘田坪烟站检查烤烟烘烤情况。

从个体发展到整体规划,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作为联点村“导师”,易勤与村支两委商议,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互助五兴”治理模式,加强支部引领,强化产业规划、资源调配和要素保障统领,把土地流转成片、个体整合成社,加快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支部担风险、党员闯市场、群众得实惠。

作为班子里面最年轻的一个,易勤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不管什么工作,什么任务,总能看见他的身影。

2018年初,正是扶贫工作十分繁重的时候,主要领导挨个找班子谈,询问班子分管扶贫工作的意愿,或许是年轻的一腔热血,易勤丝毫没有考虑自己还分管这党建工作,主动站了出来,而这一管就是到圆满脱贫。

三年间,易勤走遍了兴隆场镇的角角落落,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在加班中度过,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在办公室中熬夜。三年时间里面,兴隆场镇村村通了水泥路,村里通了自来水,小孩有书读,大人有就业,住上了好房子,开上了小汽车,全镇顺利脱贫。

如今,全镇种植辣椒1.3万亩,白茶6600多亩,烤烟1600多亩,全镇各类产业专业合作社25个,8个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甘田坪村先后被评为全州产业重点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图片3.marked.png

在兴隆场镇密灯村开展扶贫政策宣传。

易勤总是开玩笑地说:“一年到头,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贫困家里签脱贫验收表,看着一户户贫困户在验收单上主动签字,这才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可。”2018-2019年,易勤连续2年被评为全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大爱无言的为民“志愿者”

作为包村镇干部,易勤的名字处处皆是,他的电话老百姓更是熟记于心。

“有困难,找党员”这是易勤多年来联点包村的座右铭。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服务群众,扶贫8年来,他带头走基层、听民意、取民情,累计走访党员群众8000余人次,慰问困难党员200余人次。李家的媳妇生娃了,张家的儿子考上大学了,邓家的牛生病了……他都知晓随时关爱如家。

图片4.marked.png

为留守老人翻垦油菜田。

2018年,易勤主动到全镇村情最复杂的合并村密灯村担任包村干部,为了把村治理好,易勤想着用真心换真心。

2018年的一个赶场日,密灯村的一位五保户向腊味找到他,原来老人的儿子已经去世,儿媳妇早就离家,留下孙儿、孙女。老人靠着勤劳的双手总算把孙儿、孙女拉扯大,现在一个读大学,一个上高中,开销越来越大,老人实在承受不住,只好找到易勤。

了解情况后,易勤想发设法帮助可怜的一家,最终帮助老人的孙儿、孙女找到了资助,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用只是改变命运,现如今两个孩子还跟易勤有着联系,时不时汇报自己学习的近况。

图片5.marked.png

在兴隆场消费扶贫产品展销区推销。

可对于他个人的小家来讲,他彻彻底底成了严重的“失职者”。“我不求他能帮我带带孩子,分担一下家务,只要他在周末和假期多陪陪我和孩子。”工作住家在吉首的妻子刘佳常常跟左邻右舍抱怨。妻子口中的这点要求都变成奢望,乡镇工作的繁杂,加班加点是常态,一月甚至连续几个月,妻子都难看到他的身影。孩子想爸爸了,只能央求妈妈微信视频聊天奶声奶气地喊几声“爸爸”。大小孩今年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家长会易勤印象中没参加过几回,接送孩子上学更别提了。第二个孩子,今年9月1日出生,易勤也只请得两天陪产假。

“说句心里话,对家庭我是有亏欠的。”易勤说,作为乡镇党务干部,对自己要求必须严格,工作兢兢业业,服务群众用心用情,对家里的亏欠实在太多。

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报党恩。现如今易勤已经说着一口流利的泸溪话,大家仿佛已经忘记他是怀化洪江人,而他自己说,“泸溪早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还要干到退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牢记党员的使命,践行我入党的初心”。

来源:红网

作者:向晓玲 胡家星 向芝

编辑:杨姝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x.rednet.cn/content/2021/10/25/1032716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虢正贵
  • 龙晓华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