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吉首大学助力龙山油桐种植系统申遗成功

红网时刻湘西11月22日讯(通讯员 何治民 陈茜)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共认定21项传统农业系统进入名录(含1个扩展项目)。由吉首大学民族学团队、历史与文化学院等专家组和龙山县人民政府合作申报的“湖南龙山油桐种植系统”成功立项!该项目是湖南省此轮申报的多个项目中的唯一获批项目。

图片1.marked.jpg

龙山县召开油桐种植系统规划编制座谈会。熊澧 摄

湖南龙山油桐种植系统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龙山县志》就有记载:“桐籽或自榨以给油料,或出售于油坊,以此为生计,每岁总值达千万以上。”可见当时油桐种植的规模与盛况。自20世纪以来,桐油外销使龙山油桐种植和加工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龙山县的桐油产量常年稳居湖南首位。到20世纪30年代,桐油的产量和出口量达到最高峰,为外汇储备作了积极贡献。1966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全国桐油生产会议,龙山县咱果公社社员贾绍珍参加会议并介绍桐油核心产地的经验,1976年,咱果乡被国务院誉为“金色桐油之乡”。

图片2.marked.jpg

专家团在龙山县调查油桐历史。陈茜 摄

龙山油桐种植系统不但把千年桐等珍贵品种保护下来,而且还把融合山地文化与土家文化的油桐种植知识、技术与智慧传承至今,形成了独特的“桐-林”“桐-菜”“桐-药”“桐-畜”“桐-蜂”等复合种植系统。它是土家族等先民勤劳共建的复合农业瑰宝,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

龙山油桐全身是宝。树结籽,籽产油,而桐油是当地乡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桐油具有多种用途,曾广泛用于船舶涂料、建筑防护、油墨印刷、传统医药、农业、根雕装饰,以及冻菌、木耳等菌类的培养基。这些用途在湘西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大多留存至今。虽然,现阶段桐油的市场需求大幅减少,但龙山桐油作为享誉全球、中国最优质的桐油产品,在申报成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后,将走上重拾文化自信和高端品牌营造的复兴之路。

图片3.marked.jpg

龙山县咱果乡桐花寨美景。田良东 摄

吉首大学民族学团队、历史与文化学院践行“立足大湘西,服务大武陵”的办学使命,履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深入挖掘地方性本土知识,为地方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在罗康隆、瞿州莲、杨庭硕等专家的指导下,吉首大学民族学等专家组建专业团队,历时一年多实地调查和反复研究,最终形成高质量的申报书和规划,为湘西州再拿下一块国家级农遗品牌打造了坚实的基础。这是继“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湖南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湖南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和“贵州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之后的,由吉首大学民族学团队、历史与文化学院等专家组共同调研、协助申报的第五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学院研究团队所承担的申报项目均获得批准,成功率为100%。除了协助申报国家品牌之外,该团队还参与永顺油茶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花垣县子腊村生态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等多个项目指导工作,稳步推进民族文化价值提升与兑现,主动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多年来,为湘西州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提供了强大助力。

图片4.marked.jpg

龙山县召开油桐申遗座谈会。龙山县农林部门提供

来源:红网

作者:何治民 陈茜

编辑:杨姝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x.rednet.cn/content/2021/11/22/1041797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虢正贵
  • 龙晓华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