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花垣县出台《边城人才行动计划(2022-2026年)》,创新体制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建设花园式现代化新花垣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一、边城人才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省委、州委先后分别下发了《湖南省芙蓉人才计划》《湘西自治州武陵人才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人才强省、人才强州战略。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花垣县委组织调研组赴周边县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结合县情实际,起草制定了《花垣县边城人才行动计划(2022-2026年)》,召开部门专题讨论会12次,征求意见会5次,书面征求意见3次,数易其稿,并经过县委常委会审议,形成了最终印发稿。
二、边城人才行动计划有哪些新举措?
边城人才行动计划从加快推进重点人才聚集、加快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加快打造高能级人才平台、加强人才发展激励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有创新性、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干货”措施。
第一,加快推进重点人才聚集。这个方面主要是着力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高端人才“引领工程”。对依托县级及以上重点项目引进的顶尖、领军人才,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给予人才最高150万元奖励。对我县自主申报入选和全职引进的国家、省、州级重点人才支持计划的人才,在县内从事创业活动的,按上级资助金额的50%给予配套补助。
二是实施高技能人才“支撑工程”。建立职业技能晋级补助制度,对企业引进和新获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职工,分别按每人给予企业1000元、2000元一次性补助。鼓励各类技能人才参加州级及以上技能大赛,对获奖选手及输送单位按照主办方奖励标准的50%给予奖励。推进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县属职业培训机构每年向县内企业累计输送100人以上中级及以上技工,且与企业签订1年劳动合同的,按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职业培训机构奖励。县属职业培训机构建立与全县重点产业相关特色专业,经评估验收合格,给予每个专业一次性10万元工作经费补助;新建立州级以上技能实训基地经验收合格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工作经费补助;对新建的国家、省级、州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按上级相关政策1︰1给予一次性配套支持,并根据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每年给予不超过5万元工作经费补助。开展“边城工匠”评选,每三年评选10名,给予每人1万元一次性奖励,并优先推荐劳模评选和享受上级有关特殊津贴。
三是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程”。建立健全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服务机制,对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全职急需紧缺性人才,按人才引进有关规定落实政策待遇。认定的人才初始学历为“双一流”全日制本科以上或专业技术职称副高级以上,且与我县机关事业单位签订5年(县内企业3年)以上服务合同的,除正常执行所在单位同类人员工资待遇或合同约定报酬外,由县财政按以下标准发放一次性奖励:全日制本科生10万元;硕士研究生12万元;博士研究生、州外市级以上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州级政府津贴和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5万元;省级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省级政府津贴和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含拥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技术成果的人员)28万元。同时经认定的急需紧缺性人才在合同期内每年享受生活补贴:全日制本科生每年7000元;硕士研究生每年9000元;博士研究生、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每年12000元;正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每年15000元。并享受《湘西自治州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暂行办法》中规定的除经济待遇外的其他待遇。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每年输送专业技术人才赴有关科研院所或发达地区开展业务培训或锻炼,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重点培训项目可申请不低于50%的费用资助,每项一般不超过10万元。全职引进的急需紧缺性人才如发生违约,需全额返还奖励补助,并赔付相关约定待遇50%的违约金。柔性引进的急需紧缺性人才在县聘期2年以上,并且合作项目顺利结题、科技项目形成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形成较好效益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四是实施名师名医名家“倍增工程”。引进和培育高水平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艺术、非遗等人才设立工作室,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州级工作室按上级有关奖励或补助政策给予1︰1一次性配套支持,并视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考核情况给予每年3—5万元工作经费补助。工作室培养国家、省级、州级以上名师(含名校长)、名医(含名院长)或名家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二,加快促进人才创新创业。这个方面明确了四个措施。
一是精准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围绕全县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链,依托一流科技创新团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在县产业化投资额度超过1000万元的,按投资额10%给予补助,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引进的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团队)创办的企业建设实验室和生产线按项目总支出的10%给予补助,单个企业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鼓励优秀技术型创业人才(团队)入驻湘西(长沙)“科创飞地”,对在县内建立生产基地并产生销售收益的,择优给予10—50万元补助。建立创新创业团队培育库,每年遴选2个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入库团队给予每个最高10万元补助;对新入选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州级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按上级相关项目支持额度给予1︰0.5的一次性配套补助。
二是强化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边城青年菁英计划,每年重点培养5个左右优秀青年创新团队和优秀青年创新带头人,单个团队或个人给予5万元一次性项目补助。加大青年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定期举办各类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对获州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以上“双创”青年及其项目,按照上级奖励标准的50%予以一次性配套奖励。
三是支持乡土人才创新创业。每年遴选一批发展生产积极性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好的优秀农村乡土人才,给予每人5000元一次性补助,并优先推荐申报有关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每年择优确定5个左右社会经济效益市场前景良好的农业创业项目,按不超过其实际有效投入的10%,给予每个项目最高20万元项目资金补助。每两年评选5个左右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或服务的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给予10万元项目资金补助,县级及以上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家服务团)依托特色优势产业组建工作组,积极打造示范点,每两年视工作成效给予工作组或示范点每年2-5万元补助。
四是实施“一户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整合全县涉农培训资源,确保15年内培养5万名大学生,其中45岁以下的本土农民大学生具有1个大专毕业证、1个以上个职业技能证书。由县“一户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县教体局、县职高、县教师发展中心等负责,联合湘西开放大学、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生物机电工程学院等院校,采取“1+N”的模式培养农民大学生。对参加“1+N”的模式培养的农民大学生,自愿缴纳学费的,凭票据每学年到户籍所在地乡镇领取800元奖励,最后一个学年领取奖励须取得相应学历毕业证书。超额完成培训计划数的县职业高中、县教师发展中心等培训机构,给予2-5万元工作经费奖励。
第三,加快打造高能级人才平台。这个方面明确两个具体措施:
一是加快培育产学研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州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元万元补助。对前期已认定的国家、省、州级创新平台,视工作成效和考核评估结果,按国家、省级、州级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的一次性工作补助。支持企事业单位设立院士工作站,对新设立的院士工作站,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领办的研究院(所),根据合作年限给予每年100万元建站补助,每年对工作站进行考核评估,考核评估结果合格的给予10万元工作经费补助;对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协作研发中心给予一次性30万元建站补助,每年对站进行考核评估,考核评估结果合格的给予5万元工作经费补助。
二是支持创新孵化器载体建设。支持创办高标准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人才孵化基地设在县农业园区和县产业开发区。大力支持星创天地、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产业孵化载体建设,对新获国家、省、州认定的产业孵化载体,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配套补助。星创天地、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每培育1个稳定入驻孵化载体1年以上的初创企业给予2万元经费补助,每年总量不超过20万元。
第四,加强人才发展激励。这个方面出台了七大举措:
一是创优科技激励机制。新取得国家级龙头企业认定的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新取得国家级合作社、家庭农场认定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型企业的,分别给予10万元、15万元、20万元、20万元一次性资金补助,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通过的每家给予5万元一次性补助,年度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每家给予1万元一次性补助。企业全职研发技术人员新获评中级、副高、正高级职称的,分别给予每个企业2万元、4万元、6万元奖励,并给予研发技术人员1万元、3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企事业单位、技术团队和专家个人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获得州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发明奖、丰收计划奖、神农奖、个人科技奖的,按级别、排名给予获奖单位(团队)、人员奖励,奖励标准如下:以团队、单位身份获得国家级奖项第一名的按一等至三等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15万元;以个人身份获得第一名的按一等至三等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获得部级、省级奖项第一名的团队、单位按一等至三等分别奖励15万元、10万元、5万元;以个人身份获得第一名的按一等至三等分别奖励10万元、6万元、4万元。获得厅级、州级奖项第一名的团队、单位按一等至三等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1.5万元;以个人身份获奖的第一名按一等至三等分别奖励4万元、2万元、1元万奖励(以团队、单位获奖的2-5名,个人身份获奖的2-9名分别按各等次奖励的名次依次递减5%发放。获得厅级、州级二等奖与三等奖的2-9名不设置奖励)。
二是完善各类人才荣誉体系。设立“边城英才”奖,每三年评选10名左右(其中青年人才占比50%),给予每人5万元奖励。设立“边城名医”奖,每三年评选5人,给予每人3万元奖励。设立“边城名家”奖,每三年各评选5名左右,给予每人3万元奖励。设立“边城名师”奖,每三年评选一次,共计评选12名左右,包含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评选,给予每人3万元奖励。(以上奖励均不重复评选,没有符合条件人选时可以缺额)。
三是健全各类人才激励制度。对获得国家级奖励或荣誉称号的,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获得省级奖励:如省优秀医生、省优秀院长、省优秀教师、省优秀校长等称号的,给予一次性2万元资助;获得市(州)级奖励的给予一次性1万元资助。对新入选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代表传承人,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2万元、1万元奖励。对获得国家、省、市州级技能大赛奖项的高技能人才,根据获奖层次给予5万元、2万元、1万元奖励。学科带头人在任期内享受学科带头人岗位工作津贴,每人每年平均8000元,根据考核情况分等次发放。
四是建立本土人才订单培育机制。被“双一流”高校录取并愿意回本县工作的花垣县籍优秀学生,在入学初与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协议,在本科期间享受给予报销整个本科期间的70%学费、在校期间每人每年给予8000元生活费补助和每个学期报销一次来回车费,每年年底填写相关申请表至县委人才办审核发放。待正式毕业后,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认定为急需紧缺人才的,入职后按照本办法第3款“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程”规定的相关待遇落实。意向单位为公务员或参公单位的需参加公务员统一录用考试。在本科期间与县委人才办签订协议,毕业后如需脱产进行学历学位提升学习,需提前取得县委人才办同意。
五是建立人才引进培育奖励制度。鼓励我县企事业单位、人才中介组织等引进和举荐人才。用人单位挂职引进获组织认定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高层次急需紧缺性人才,按类别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工作经费补助;通过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等引进的经组织认定的专家人才,按照签订合同待遇的20%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技术研发、课题攻关、项目合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给予用人单位最高50万元奖励。
六是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综合用好政府、市场、技术专家、专业组织、用人主体等多元评价视角,建立以能力、业绩、薪酬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基于评价结果的职称评聘制度。探索特设岗位管理,对引进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及获得县级以上各类人才荣誉的,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可不受岗位限制,享受职称相应待遇。积极在教体系统推行县管校聘。对全县高层次人才进行评价认定,出台人才评价认定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建立考核评估、激励和退出机制,对人才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取消相关待遇,特殊人才可不受年龄、学历、职称限制同等享受对应人才政策。
七是加大人才自主培训奖励力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奖励。用人单位自主派送的全日制本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后,给予用人单位每人5000元的培养奖励,每年最高不超过5万元。重点培训项目奖励。医疗卫生单位每年提交的医卫重点培训项目,由县卫健局审核提交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可申请不低于50%的费用资助,每项一般不超过10万元。县教体局每年牵头组织教育和体育方面的重点培训项目,交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可申请不低于50%的费用资助,每项一般不超过10万元。
三、边城人才行动计划有哪些主要亮点?
该行动计划着眼于破除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在政策支持力度上,做到既不盲目拼资金、拼待遇,又确保与周边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形成政策高地。比如:对依托县级及以上重点项目引进的顶尖、领军人才,最高给予150万元奖励。
在对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支持上,实施边城青年菁英计划,每年重点培养5个左右优秀青年创新团队和优秀青年创新带头人,单个团队或个人给予5万元一次性项目补助。在产学研平台培育上,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州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元万元补助。在引才回流上,对被“双一流”高校录取并愿意回本县工作的花垣县籍优秀学生,在入学初与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协议,在本科期间享受给予报销整个本科期间的70%学费、在校期间每人每年给予8000元生活费补助。在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上,从今年起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一户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对接和依托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湘西开放大学、中国保信集团及旗下各职业学院等院校和企业,通过正常高考培养、开放大学培养、职业技能培训、高端家政培训、退役军人专门培训等7种方式,计划用15年时间培养5万名各类大学生,力争在2035年前后实现全县每一户农户至少有一名大学生。在人才荣誉激励上,设立“边城英才”奖,每三年评选10名左右,给予每人5万元奖励。在编制配备上,调剂一定数量编制,为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提供编制保障。在财政投入上,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坚持专款专用,并建立财政投入常态化增长机制。
四、如何抓好《边城人才行动计划》的落实?
边城人才行动计划将是未来五年花垣县人才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保障计划顺利实施,将采取以下三个措施。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统筹用好各方资源,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党委(党组)“定期议才”制度。县直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制订实施细则,狠抓工作落实。将人才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及年度述职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提拔重用的重要参考。加强人才政策落实情况、人才项目执行情况、人才规划进展情况调查评估、跟踪研判,及时对人才政策措施进行修改完善。
第二,夯实工作基础。推动人才工作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推动全县人才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建立花垣县人才数据库,健全人才工作统计制度,构建精确人才开发目录库,提升人才工作数字基础。加强人才发展基础性、规律性、前瞻性研究,加强人才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提高人才服务水平。高度重视宣传策划和舆论引导,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及新媒体,及时宣传报道我县人才政策、引才信息等情况。全面整合、研读、剖析有关人才政策,积极推广人才工作的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大力宣传人才典型,提升我县人才工作的知晓度和美誉度。
第三,强化支持保障。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建立财政投入常态化增长机制。全面落实国家、省和州出台的有关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人才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人才需要的编制数量能够得到满足。对人才专项资金进行结构性优化,统筹安排人才、科技、产业资金,集成投入使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有关部门管理人才的所需经费在部门专项资金中列支,不足部分由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落实。
同时,配套出台了《花垣县医疗卫生人才引育工作实施细则》《花垣县教育体育人才引育工作实施细则》《花垣县产业人才引育工作实施细则》三个细则,分别就教育体育、医疗卫生、产业园区三个行业的人才项目设置、人才评选标准和条件、评选程序和办法、管理监督与考核等内容予以具体明确,构建形成了“1+3”人才政策体系,保障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来源:红网
作者:
编辑:杨姝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