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向芝琴 齐菲 湘西古丈报道
彭艳红,女,28岁,土家族,1994年出生,2007年11月加入中国共青团,大学本科学历。2014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任古丈县红石林镇九年制学校副校长,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兼任学校出纳。
2022年,在全国“两红两优”评选活动中,彭艳红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彭艳红曾获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2017年度微益中国优秀教师志愿者”、共青团湘西自治州委员会“全州优秀共青团员干部”、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生活中的彭艳红。
青春的底色
如果说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有底色,你觉得你的青春底色是什么颜色?
“红色。”彭艳红坚定地说道。“因为红色代表着积极和热情,爱和温暖。”
在彭艳红的青春中,一根粉笔、三尺讲台、一张张稚嫩的脸以及一摞摞作业本构成了她的青春模样。任教八年以来,变的是一波又一波的学生,不变的是彭艳红永远热情洋溢的工作态度。她正在用热血谱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华章,用行动诠释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与其说彭艳红的青春底色是红色,倒不如说她的青春底色是“奋斗”。一个农村女孩努力奋斗,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正在用知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农村学子的未来。从自己母校毕业,又回到自己的母校任教,彭艳红把这一切称为缘分。她从曾经的学生变为了现在学生口中的“彭老师”,自己曾经的老师也变为了如今的同事。“我们努力学习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要让家乡摆脱贫困。”彭艳红深深明白教育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之策,乡村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帮助孩子走出大山,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彭艳红开展教学工作。
青春的旋律
如果说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有一曲旋律,有的人是一曲动听的民谣,有的人是一曲激情的摇滚,而彭艳红的青春旋律定是那孩子们的笑声与朗朗书声。
以心换心,以爱温暖。在学生们眼中,彭艳红是一位严肃而又不失可爱的老师;在同事们眼中,她是一个性格开朗,工作负责的小姑娘。她不仅承担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而且也负责初二、初三年级的心理健康辅导。同时她还承担学校女生防性侵教育的组织工作,联系线上专业组织,开展视频教学,实现分阶段,全覆盖的防性侵教育。
“工作八年以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有一个学生在中午跟随大人吃酒席的时候,回来竟然给我打包了饭菜。我问他为什么,她说因为老师中午在改作业,没有吃饭。”彭艳红说道。真心付出,换来的也是切实的温暖。
工作之余,彭艳红也有很多爱好,茶艺、跳舞、打苗鼓、演讲等等,不怕折腾是彭艳红对自己的形容。她说,投入一个爱好中,能让她更加专注,也会让她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她的青春中,善于把握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善于尝试生活中的每一个不可能,才能感受人生的每一个精彩。
彭艳红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青春的阶梯
在彭艳红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停止”二字。通过学习增长知识、锤炼本领,通过工作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她对自己有四点要求:第一要坚持学习,多读书,学知识,学本领,学做人。第二留心观察多思考,生活中遇到问题多思考,从每一件事情中有所反思有,所收获。第三就是不畏难,走出舒适区,适当给自己点压力,勇敢机智地面对困难和挑战。第四就是对任何人或事都常怀感恩之心。感恩身边的人,给自己温暖;感恩挫折,让自己成长。
彭艳红在比赛中获奖。
彭艳红说:“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是一份压力,也是一份激励,在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给广大青年带去一份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向芝琴 齐菲
编辑:杨姝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