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方君才 田丽 湘西保靖报道
“老人家,您觉得今年咱们的生活环境变化大吗?”
“我在保靖生活10多年啦,今年是变化最大的一年!哪里都是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政府还修建了凉亭,大家没事都喜欢来这里坐坐!”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肖凌之与尚兴凤老人亲切交流。
6月22日下午,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肖凌之一行在保靖县二月坡社区松月路考察背街小巷,一位老人家坐在贴有核心价值观的围墙边凉亭里纳凉,开心得合不拢嘴,为县委政府点赞,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暖心对话。这是76岁的尚兴凤老人对全县文明城市创建的最大肯定,更是千千万万保靖人打心眼里认可保靖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酉水画廊,流光溢彩;老旧街巷,面貌一新;文明实践,振奋人心……2021年11月以来,保靖县推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文明城市创建累计资金投入2.8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4个,新增公益广告宣传内容500余处,新增太阳能环保垃圾箱300余个,新划机动车停车位393个,改造集贸市场1个,改建公厕15座,主次干道亮灯率达99.28%,整治车辆乱停乱摆4226处,整治户外广告乱贴乱画2212处、整治商户占道经营1694处,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5000余人次……一幕幕文明创建新成果呈现眼前,一幅城市文明和谐发展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推出城市小微改造“扮靓”文明生活
今年以来,保靖县全力实施老旧小区联动连片改造,大力推进“微改造、微景观、微提升”,利用老旧小区、老旧公园和背街小巷的“残边废角”地块,设计修建小花园、风雨亭,增设文化墙、花坛、大理石椅和健身设施等,打造街头景观小品,无差别擦亮闲置空间,提升公共生活的优雅与温馨,极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全县整治提升背街小巷11条,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
松月路地处保靖县南门河片区的核心“商圈”,夜市商铺林立,小区住户众多,为原物资公司连接保靖民中的背街小巷,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总长1200余米。由于建设时间久远,存在部分路面破损、墙体破旧、卫生死角杂草众生等差、乱、脏现象,严重影响了附近商铺和居民的正常生活。通过实施“微改造、微景观、微提升”,如今的松月路黛瓦白墙、休憩凉亭、仿古楼门、花坛砌栏、花树招展……焕然一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从曾经的“脏乱差”到现在的“整洁好”,成功实现了华丽转身,“逆袭”为幸福小巷。
“你瞧改造前和改造后,对比就晓得,现在多好啊!”作为背街小巷提质改造的受益者,松月路商户欧女士对这条巷子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叹不已,“现在我们都主动对自家商铺前的绿植鲜花浇水培育管理,大家共同维护美好环境,做到文明城市人人参与。”
“现在到学校接孙子,就到校门口小公园的‘书香亭’,里等,也不怕日晒雨淋了,这个小公园和亭子修得好啊。”几个到迁陵小学接孙子放学的老人家开心地说,以前,这个地方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是个卫生死角,自从改造后,这里凉亭玉立、竹林婆娑,感觉很舒服。
推行“五进小区”模式“点亮”文明之魂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城市的住宅小区彰显着城市建设的温度。小区内的环境卫生、基础配套以及邻里关系都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区文明更是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文明程度。
4月2日,保靖县下发了《县城各小区责任划分表》,明确县住保中心、迁陵镇、有单位小区的单位指导物业小区、非物业小区和单位小区的创建职责。各责任主体对标文明城市创建中小区的创建标准,结合各小区现有实际,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扎实推进党建进小区、微改造进小区、文明创建进小区、物业管理进小区、网格化进小区“五进小区”活动,全县各小区综合性功能得到有力提升。结合小区实际,该县还实行“一区一策”,建立“多方参与、动态监督”的管理机制,实现小区维护更新常态化,架起服务社区群众的“连心桥”,让小区居民幸福指数在家门口“升级”,群众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热情空前高涨。2022年6月,保靖县注册志愿者达到21366人。
位于老城中央的农行宿舍小区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岁月的风雨剥蚀,停车难、屋顶漏水、墙体脱落、排污系统老化、公共设施损坏严重……小区与快速发展的时代逐渐剥离,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后,小区修建标准化停车场、健身场、垃圾分类站,翻新小区外围立面墙,设置汽车充电桩、电瓶车充电桩,划分停车位、残疾人车位,补植绿化带、铺设沥青路面、进行强弱电入地等一系列改造。同时,以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通过文化墙宣传文明新风,引导业主有序停放车辆和垃圾分类,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共同维护改造成果。
如今,农行宿舍小区焕然一新,极大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使得大家在享受城市文明成果的同时,又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中来。居民主动化身监督者,民主协商制定了“小区公约”。农行职工何宇告诉记者:“小区改的变化我们是看在眼记在心的,通过改造后,现在不文明现象减少了,邻里更和谐了,这样舒适美好的环境,幸福爆棚!”
“我们今年重点对37个老旧小区进行提质改造,特别是南门河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为湖南省2022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省级联系点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6亿元,对标‘完整社区’,按照‘改造一片、提升一片、美化一片、幸福一片’的总要求,打造小区联动改造试点和老旧小区改造‘升级版’。”项目业主单位保靖县文运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届时,又将有一批老旧小区旧貌展新姿,擦亮文明城市的幸福底色。
推进农贸市场改造 “培育”文明之花
农贸市场是居民“菜篮子”供应的重要场所,是公共卫生和城市安全运行的一个关键重要环节,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单元,更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
保靖县商贸中心始建于1998年,为保靖县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由于当时规划建设标准低,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建设年代久远,路面坑洼不平、垃圾遍地、雨污水堵塞等现象让前来采购的群众苦不堪言,也造成了附近小区百姓的居住“烦恼”。
“我们商贸中心小区商住一体,屋顶漏水、楼道脏乱、楼道没有门禁,楼道没有路灯,墙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牛皮癣’,出门买个菜都担心会摔倒。”贾桂菊说到。
商贸中心提质改造工程启动以来,对标对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要求进行提质升级改造。对市场内和楼顶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栽乱种等违法违章建筑和不良现象进行全面整治,拆除违章建筑。同时对道路、给排水、雨污分流、燃气、通信管线整治、消防设施改造、电力线路改造、公共节能照明、屋面防水、外立面修缮、环卫配套设施、智能门禁、安防监控系统、垃圾分类处理等进行提质改造,全面提升市场功能品质。
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通过入户宣传、车载广播播放、宣传标语制作等多种形式发动市场商户自觉做到诚信经营、规范经营、文明经营,共建文明美好新市场。
“文明城市人人享,文明城市人人建。我们既是文明城市的受益者,也是文明城市的建设者,落到我们自己身上就是要诚信经营,管好自己,善待他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市民。”对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商贸中心市场耿哥饺子店老板娘耿小燕有着自己的理解。
保靖商贸中心从曾经“脏乱差”的集聚地,如今成了“高大上”的文明窗口,蜕变后的农贸市场,成了很多居民抖音“打卡地”,给市民们带来了更多便捷和舒适,文明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传导,真正把幸福装进群众的“菜篮子”了,这让和贾桂菊一样的住户还有前来购物的市民心情大好,纷纷称赞。
文明创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任务、永恒主题,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保靖县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在保靖大地将文明化为一种自觉、一种风气、一种潮流、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让文明现象处处可观、文明之风处处洋溢,“幸福保靖人·美好新生活”的蓝图将更加美丽、丰富、生动。
来源:红网
作者:方君才 田丽
编辑:张鋆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