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赋能密码①丨陈健:返乡建“花海” 让乡村游火“出圈”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向力 通讯员 包伦金 湘西报道

五月的陈家坡,阳光肆意倾泻在竹林枝叶上,竹叶青翠打眼。从高处俯瞰,青石板游道把吊脚楼串联起来,房子点缀了竹林和梅园。“土家背篓王”矗立在一处山顶上,既与寨子里的竹林遥相呼应,又充分展示了土家族竹编文化。

1.marked.jpg

永顺县洞坎村陈家坡。余光龙 摄

每到春节期间梅花盛开时,满山满寨的梅花争妍斗艳,不少市民游客被美景吸引来打卡,并分享于微信朋友圈与好友共赏“梅”好春景。

陈家坡是永顺县灵溪镇洞坎村的一个自然寨,因寨子里29户住户中27户为陈姓人家而得名。在2017年之前,陈家坡还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土家山寨,房屋歪斜、人烟稀少,十分落寞。

2017年,在外创业成功的村民陈健回到家乡后,充满失落但又欣喜。愁的是看到村里田土荒废、房屋歪斜,坪场上杂草丛生,仅老人和小孩留守;喜的是因交通闭塞无车马喧闹声,村容村貌仍保留着原生态模样,有开发打造的潜力和商机。

2.marked.jpg

陈健带领乡亲们共建美丽家园。

说干就干,陈健说服妻子开始投入资金规划建设“竹梅山寨”陈家坡。那段日子里,一些村民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工作理解不深,有反对意见,陈健每天反复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向家家户户讲解政策,倾尽全力引领乡亲把家乡打造成网红打卡地,发展乡村游。

正是陈健的这种韧劲和真诚感染了村民,村民的抵触不解情绪渐渐消除。陈家坡人团结一致,流转土地,义务劳动,砍除杂草、清理垃圾、筹集修路,投入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上级好政策带来的乡村旅游厕所、民居改造、亮化绿化、饮水工程等项目一个接着一个在陈家坡落地,有了能人带头、村民齐心协力,陈家坡路通了,水来了,环境更是一天天美了起来。

“竹梅山寨”建设的核心就是梅花,在县直相关部门大力帮助和支持下,陈健先后带回了3000余株优质梅花苗木。梅花全部顺利种下后,“竹在林中生,梅在竹中留;鸟在梅间鸣,人在画中游”的场面时常在陈健脑海中浮现。

3.marked.jpg

陈家坡的土家“背篓王”。

为更好地管理和经营好“竹梅山寨”,陈家坡村民先后注册成立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和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9户村民全部是股东,一户一股,户户平等。陈健带头示范,自筹资金与村民共同修建停车场、民宿、山顶广场等,新建了高空滑索、空中自行车、彩虹滑道等游乐设施。其中,最抢眼的是由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竹编技艺传承人胡廷贤精制的“土家背篓王”,背篓王高5.6米、最大直径4.8米,充分展示了土家族的竹编文化,也成了游客必打卡之处。

4.marked.jpg

陈家坡“竹梅山寨”。

2020年,陈家坡正式开门迎客。每年春天,土家山寨3000余株梅花盛开,昔日的穷山沟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一个个刺激的娱乐设施人气火爆,“白的娇羞,粉的争艳,随手一拍都是无滤镜大片。”游客纷纷表示。

5.marked.jpg

合作社分红现场。余光龙 摄

如今,陈家坡村民不仅可以在村里从事旅游相关服务工作,而且每逢土家“赶年”,在陈健的组织下,村民还会聚在一起过年,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并庆祝合作社分红,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开门迎客至今,已累计接待旅客360余万人,经营收入600多万元,以花为媒的“赏花经济”正成为陈家坡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并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

“人在景中住,财富景中来。现在,村里成了花的海洋,游客的乐园,蜿蜒的车队经常排到了山那头。”全程参与了陈家坡所有娱乐项目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村民陈寒回忆起这几年村庄变化,表示以后乡村旅游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收入也会越来越高。

最是乡贤润桑梓。如今,“筹工酬劳建家乡、乡贤引领助发展、集体经济共繁荣”的陈家坡模式得到了肯定和推。有了梅花,陈家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陈健也在为打造“主客共享”乡村旅游目的地、进一步讲好红色陈家坡、奋斗陈家坡、美丽陈家坡故事接续努力。

来源:红网

作者:向力 包伦金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x.rednet.cn/content/646749/52/1266524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