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向力 湘西报道
90后的向清标与00后的向宏俊叔侄俩运营的“山白”账号靠手工还原古代“奢侈品”圈粉无数;“守艺人”彭南科用一个又一个视频找寻濒临失传的手艺……
青山翠林庇佑着的古丈县城。 本文图片均为李丹摄
古丈县,一个不到15万人的小县城,先后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网络博主,向外宣传推荐着家乡的风土人情、传承非遗技艺。
“山白”取名灵感来自于“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团队里,向宏俊负责出镜制作,拍摄的是他堂叔向清标。他们在古丈县断龙山镇一个小村子里,像李子柒一样,记录、复刻着中国传统手工工艺和非遗文化。
每一个视频的制作都并非易事。一条不到五分钟的视频背后,制作周期短则一周能完成,有些是需遵循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有些则是因过程反复失败需不断推翻重来。
向清标和向宏俊叔侄俩一起钻研传统工艺。
“还原非遗技法就像是有种魔力一样,只要你沉浸其中,你就会忘记时间。”向宏俊说。“山白”叔侄俩一个钻研技艺、一个负责出镜实操。在复刻还原过程中,不仅要拜访老手艺人、非遗传承人,还要无数次查阅《天工开物》《齐民要术》《梦溪笔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等书籍,寻找最正确的一版做法。
从去年4月发布第一条视频开始,“山白”用40余条视频精细还原了包括徽湘西传统的“马儿板凳”松木椅子、东汉时期的手工麻纸等文房用具、《红楼梦》中提到的花露胭脂等化妆工具,以及徽墨、八宝印泥等珍贵的传统物件。
其中耗时近两年还原的古法徽墨,从割漆到炼烟、取烟、洗烟、阴干、和胶、打墨等一步步进行,最终方制成价比黄金的徽墨,截至目前该视频在抖音获得了上千万点赞量,成为爆款视频。
“乡村守艺人”彭南科是古丈县红石林镇茄通村人,距“山白”家乡仅15公里。他与“山白”相似,没有绚丽的特效,就是把古人在书本上记载的那些技艺,通过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形式进行传播。
“守艺人”彭南科用一个又一个视频找寻濒临失传的手艺。
2022年6月,彭南科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布视频,展示农耕技艺和非遗文化。很快,一条手工制作蓑衣和阿胶的两条短视频迅速走红。慢工出细活,久久方为功。此后,彭南科的镜头记录下了取石打凿制为磨盘,以古法造纸、制香、酿醋等过程,推出了“文房五宝”、传统古法手工染色、织布机口脂、胭脂、油纸伞等主题作品。
“像九月、南翔、朱铁雄、彭传明、山白、彭南科、李意纯都是全抖音不敢催更的主,产量极少,质量极高,永远不敢催更。”许多网友纷纷表示,与其说他们的作品是一个短视频,还不如说是传承非遗技艺的宣传片。
如果“山白”注重的是“田园+手艺”,“湘西冬宝”张冬冬则注重的是“田园+美食”。
张冬冬的家面朝一座座连绵的大山,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物产,茶叶、乌枞菌、竹笋、野板栗等让人垂涎欲滴,也成了取之不尽的拍摄素材。
张冬冬“触网”时间较早,2018年因为创业失败,便回到家乡古丈尝试做自媒体,以短视频的形式记录田园乡愁、分享传统美食,向网友宣传推荐古丈自然美景和风土人情。
从一天几百个播放量到上千播放量,从上万播放量到如今稳定在30万左右的平均播放量,这个过程张冬冬花了5年。
张冬冬和母亲在木屋里烤腊肉。
走红之后,张冬冬不忘用直播形式助力更多农产品走出去,为乡村发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但,他仍以拍视频为主带货为辅,注重货品的质量而非数量,只有当他准备好货品之时,才会开启一次直播,五年间他只进行了寥寥数次直播。
以“山白”、彭南科、“湘西冬宝”等为主,古丈县现有超过35个成一定规模的自媒体博主,其中3个账号粉丝量突破百万,越来越多的“村播”将乡土声音传递至天南海北。
“村播”,既可指农村直播活动,也可指农村主播群体。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电商融合,有些“村播”不需要特别专业的剧本和拍摄,只需一台智能手机,上山里走一圈,更直观、更互动的方式让多种多样的特色农产品卖得更远、卖得更好,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加了“一把火”。
“村播”的火热源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旅优势,以及乡镇和村级消费市场逐渐扩大。“村播”看似简单,但要持续而广泛地走下去,离不开政府和平台的支持。
以古丈县为例,近年来培训、直播活动不断,先后策划举办了首期“一村一主播”网络直播创业训练营、“向往的村播”选拔活动、首届村播大赛,“向青山说古丈”“向夫人(杨琳琳)”“湘西老腊肉—谢小琥”“腊肉小王子”“湘西盐王爷”等一大批当地“村播”,为当地包括古丈毛尖、湘西腊肉、蒿草粑、茶油、茶枯粉等农副产品打开销售新通道。召开自媒体工作座谈会,号召自媒体博主努力讲好古丈故事、传播古丈好声音、展示古丈新形象。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纷纷推出了扶持政策。其中,抖音平台发布“新农人计划”,计划投入总计12亿流量资源,扶持平台三农内容创作;快手科技也宣布提供30亿流量扶持乡村发展与人才培养,正式发布“村播计划”“村播学堂”“幸福乡村带头人”“村播大会”四大乡村振兴IP,持续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和产业发展。
在新时代的乡村,“村播”带动了各类人才和先进的电商经验回流乡村,展示了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来源:红网
作者:向力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