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县四方城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红网时刻新闻7月23日湘西讯(通讯员 刘番 彭健彬 石莎莎)近日,保靖县四方城遗址成功纳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同期,高庙遗址也一同入选,二者成为湖南省此次跻身该批次立项名单的两处遗址。

图片14.marked.jpg

四方城遗址鸟瞰图。

位于保靖县迁陵镇四方城村的四方城遗址,涵盖古城址、青铜冶炼作坊、战国粮窖及古墓群等遗存,总面积达188.63公顷,是沅澧水流域现存面积最大且完整保留的城址之一。经多次考古调查和抢救性发掘,累计出土文物数千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国家二级文物10件、国家三级文物75件,出土“迁陵丞印”“镡成长印”等印章8枚。进一步证实了遗址的时代、分布范围、城址布局、文化内涵等问题,确定该遗址始建于战国,历经秦汉、六朝至唐宋持续沿用,跨越2000余年,延续性强且整体完整,是武陵山区现存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其文化现象独特,包含濮文化、巴文化、楚文化、秦文化、汉文化等,不仅为武陵山区古代城市体系考古提供了实物例证,更作为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历史见证,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进程。

“遗址地处酉水流域6个战国秦汉古城遗址的中心,与永顺老司城遗址、里耶古城呈三角分布。三者文化脉络一脉相承,四方城率先为中华文明贡献了武陵山经验模式,开启了武陵山区多元一体化先河,里耶、老司城则先后继承这一模式延续发展。对三者开展关联研究,能为中华文明一体化添补湘西武陵山区的完整叙事。”州文物局专家龙京沙介绍道。

图片15.marked.jpg

四方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鸟瞰效果图。

“我们从2021年就下定决心争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四方城遗址公园相关负责人彭运锐难掩激动,“这几年付出无数努力,如今成功入选立项,让我们干劲更足,力争通过后续评估,正式摘牌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近年来,保靖县秉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持续推进四方城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根据创建计划,四方城遗址公园以遗址保护、展示、研学为核心功能,规划范围覆盖遗址全部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约776.03公顷。公园将构建“一带一轴一核心六分区”布局,实施文物、用地、生态、建筑、文旅五大规划策略,重点建设保护展示、考古科研、景观整治、游客服务、社区配套、公众教育六大板块,分三期推进,着力将其打造为我国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传承地、生态与科技艺术融合的新发地、考古遗址公园文化的创想地,以及集考古、保护、展示、研学体验于一体的“露天博物馆”。

“我将助力保靖县进一步完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深入开展文物保护、研究、展示、传播等工作,持续做好考古成果转化,强化文化产品供给,不断增强发展活力。”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袁伟说。

未来,保靖县将深度挖掘四方城遗址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探源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加快推进以考古为主线的生态露天博物馆建设,多维呈现考古感知、体验、科普、研学、文创、科创等新场景新业态,推动武陵山区古代城市体系研究和保护利用迈上新台阶,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湘西各族群众,真正造福于民。

来源:红网

作者:刘番 彭健彬 石莎莎

编辑:向静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x.rednet.cn/content/646941/67/1514902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