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进园区⑤丨保靖产业开发区:深耕特色产业链 园区“长”出经济新生态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艺凡 通讯员 刘番 湘西保靖报道

现代化的产业园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

目前,保靖产业开发区正常运营企业7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家,共计从业人员2243人。近年来,保靖产业开发区通过积极塑造园区产业承载力、发展竞争力和服务执行力,大力推动园区规范化建设,吸引各种资源的快速汇聚、流动,有效树立起县域经济的发展龙头。

图片16.marked.jpg

一个个在差异化发展中百花齐放的产业项目,一座座在专业化服务中拔节生长的综合体和产业园,让“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在保靖成为“实景图”。

创新机制活力 园区发展添动力

“我对保靖县的营商环境很满意,感谢政府为我们营造了优良的生产经营环境。但我要反映一个问题,以前我们公司享受优惠电价,现在不仅取消了优惠电价,用电每度还增加了0.15元,去年我们公司用电2.1亿度,仅电费一项每年增加几千万成本,希望政府恢复优惠电价,或与重庆、贵州大企业用电价格持平。”保靖县轩华锌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先帮反映。4月25日下午,在湘西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深入保靖县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第一季度座谈会上,各位企业家、营商环境监测员畅所欲言,大家认为,保靖县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成为创新创业热土,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厚实土壤。

保靖产业开发区以机制创新、优化服务为核心,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去行政化的手段破解园区发展难题。

图片17.marked.jpg

去年开始,保靖产业开发区科学推进园区企业信用分级分类建设管理,在园区树立“信用有价值,守信有力量”观念,大力推进“信用+”场景应用建设,极大增强了企业的信用价值“获得感”,获企业家纷纷点赞。

2023年以来,保靖产业开发区探索推行“管委会+公司”管运机制改革,对社会性管理服务事项从管委会剥离,由凯兴公司承担园区的融资、投资、建设、运营及产业的引入、培育、服务等功能,对园区厂房、物业、环境整治等工作实行社会化管理,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建设、管理,将园区的商业服务、社会化管理逐步推向市场。园区还探索推行“核定基数、超收分成、鼓励发展”的财税管理模式,重点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坚持亩产效益导向,新修订出台《保靖产业开发区厂房管理办法》,全面优化土地厂房的租赁、管理、退出机制,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精准招商 特色产业“链式”集群起势见效

4月30日,保靖县与禾美集团举行签约仪式,禾美食品科技集团将在保靖县投资建设供应链产业园,在保靖打造村厨生态链和高端食材供应链,围绕村厨、村材、村宴来布局企业在武陵山片区的整个产业链,构造以产业、产品、服务为体系的食材供应链以及村厨生态链。

图片18.marked.jpg

如何做具有产业特色的园区?保靖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林认为,对园区来说,要走一条专业化道路,核心便是抓产业链,通过链园结合,推动产业链和园区同步发展,最终形成产业集聚特色优势。

去年,中锦环保公司第三条生产线建设投产,“绿色矿产品循环加工产业链”年产值净增1.8亿元。投入1.8亿元建设酒旅文化产业园,支持金峰陶瓷公司由传统陶生产向生活陶、工艺陶制作转型,提升酒业产业链价值。

今年,立足资源优势和自身发展需求,园区将继续围绕“保靖黄金茶产业链”“酒业产业链”“绿色矿业及新材料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绿色食品(冷链物流)产业链”“文旅产业(数字保靖)”等产业定位,着力推动保靖县年产一万吨碳酸锂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项目总投资5亿元、湘西路堡精酿啤酒有限公司保靖黄金茶精酿啤酒产业园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5亿元。

图片19.marked.jpg

保靖县委副书记、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华特到德丰公司现场调研企业生产情况。

通过一个个产业项目的建设推进,保靖产业开发区树立“全产业链”思维,大力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通过龙头牵引、内扶外引、“建补延强”等方式,努力吸引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集聚融合,推动产业实现链式集群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张 艺凡 刘番

编辑:向静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x.rednet.cn/nograb/646849/67/1392955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