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湘西12月10日讯(通讯员 李勇军 田娟)为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切实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在上级公安机关以及泸溪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指导下,今年来,泸溪公安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在全县147个村(社区)全面推行“一村一辅警”建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力抓队伍管理、抓基础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高度重视,前期建设有序推进。一是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去年底全州“一村一辅警”工作部署会召开后,今年1月初,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县公安局具体实施,“一村一辅警”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按照部署,泸溪公安召开专题会议,抽调人员成立招聘专班,并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成立全县“一村一辅警”建设领导小组,将村辅警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两办下文出台了《泸溪县“一村一辅警”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职责和实施步骤。二是精心组织,措施到位。泸溪公安积极协调人社、组织、纪检等部门共同参与,制定了招聘简章,并于1月底广泛进行网上公布,同时印刷纸质简章在全县各个村(社区)张贴;有序推进政治审查、体能测试、面试、体检等各个环节,通过系列前期工作,2月28日,全县11个乡镇140名村(社区)辅警正式上岗。三是统筹谋划,保障到位。泸溪公安积极汇报,全力落实统一规范的办公场所、村警工资待遇、服装等后勤保障工作,制定了《“一村一辅警”绩效考核办法》、《村(社区)警务室辅警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用制度管理队伍,用考核激励斗志;并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提升业务能力;通过系列工作,切实增强了驻村辅警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突出重点,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一是做好扫黑除恶宣传员,营造“人人喊打”浓厚氛围。今年是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发展之年,为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巩固基层建设,专职驻村辅警到岗后,在派出所的指导下,迅速投入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之中。据统计,仅仅3至4月份,全县驻村辅警共走访群众65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发现线索2起,协助县局专案组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逃犯2名。二是围绕重点工作,筑牢基层基础工作堡垒。各派出所按照“一村一辅警”主要工作职责,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了符合本所实际的工作计划和考核细则,并按照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每月考核排名。在派出所统一调度下,结合自身的十二项主要工作职责,驻村辅警扎根农村,认真履职,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据统计,截止目前,共协助查处治安案件25起,协助侦破刑事案件2起;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00余起;收缴枪支109支;采集各类基础信息6000余条;走访群众2万余人;为民办实事700余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2万余份;推广湖南公安服务平台注册2.4万余人。
以点带面,抓出泸溪特色亮点。泸溪县洗溪镇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乡镇,辖24个村(社区),社情相对复杂。洗溪派出所所长戴三结合辖区实际,用心钻研,探索建立了“一二三”工作法,提升了村辅警的业务能力与工作效率,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及群众的广泛好评。一是用好一个方案。洗溪所根据县局的村辅警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了《洗溪派出所村辅警绩效考核办法》,把治安防范、矛盾纠纷调解、三实信息采集、岗位纪律、环境卫生等工作进行量化,奖优罚劣。同时,推行重点工作分片区考核制,基础工作一票否决制,整合了力量,推动了工作,最大限度调动了村警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养成两个习惯。即养成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举办辅警读书班,每周集中学习一次;利用村辅警来所期间,协助处理所里的日常事务,在实际工作中学习;选派村辅警到白沙、武溪跟班学习,提高处理事务的能力。在工作习惯养成方面,该所一月一例会,通过例会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剖析具体案例,安排部署工作。要求三大片区一月三例会,通过片区例会,加强相互协作,组织工作比武,并解决具体困难;并利用片区例会契机,同时组织入村、赶场巡逻每月巡逻三次以上。三是形成三个互动。即形成与党委政府、村支两委、辖区群众的良好互动。充分了解乡镇当前的中心工作,以便于提前部署、谋划;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为村干部提供帮助,获得认同,因此,在处理矛盾纠纷和开展日常工作时,也获得村干部的支持;为老弱病残上门办理身份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为村民咨询、办理一些公安业务,以此拉近了警民关系。半年来,驻村辅警协调各类矛盾纠纷120多起,为民办实事200余起得到辖区群众的普遍认可。
来源:红网
作者:李勇军 田娟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