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后余生求真知——记湘西州实验小学覃祖松线上教学故事

红网时刻通讯员 孟春绒 邹家华 湘西报道

7月15日,家住永顺县灵溪镇玉屏社区的五年级8班学生瞿梦然正在“玩”电脑,一旁的父亲不但没有责怪,还不断点头称赞。原来瞿梦然是在用电脑绘制信息化老师覃祖松布置的暑假作业——科幻画。

图片1.marked.png

覃祖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今年45岁的覃祖松是湘西州民族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系湘西州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计算机专业的他从教25年来,一直在和信息技术打交道,因为辅导学校老师学习网络技术,他被称为“教老师上网的校长”,今年春节期间,陪护在病重父亲床前的他,忙于指导老师上网课,被医院护士数落“一天到晚就晓得玩手机”。

疫情期间,为了保障教学质量,他刻苦钻研,利用信息化技术,妙招频出,深得师生喜爱。

制作视频,让老师快速适应线上教学

1月25日,大年初一,接校办公室通知,覃祖松返校参加疫情防控值班,1月26日起,覃祖松着手准备线上教学工作。2月2日,该校使用学而思网校的在线教学平台,组织师生参与教学。

图片2.marked.png

疫情防控值班。

上网课,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家长怎么看?如何保证学习效果?一连串的问号摆在面前,覃祖松埋下头,拿着手机研究操作流程。

为了让老师们“上手”快,他连夜制作了十余个微课和短视频,介绍相关操作,老师们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遇到个别家长不理解的,覃祖松和班主任一起耐心解释引导,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创新方式,让线上教学覆盖到每个学生

湘西州实验小学共有学生3000余人,学生居住地址、家庭情况各不相同,同一种教学方式不可能适应所有学生。为此,覃祖松组织各班老师积极调研,详细了解各班线上教学存在的困难,最终结合实际制定出三种教学模式:一是组织网络直播课;二是通过小盒学生、英语宝、钉钉、微信、QQ等平台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进行反馈;三是针对没有智能手机的留守儿童家庭,由任课老师通过电话或短信,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及时反馈。

图片3.marked.png

覃祖松发起的健康统计小程序。

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线上学习没钱买流量,覃祖松联系移动公司,为该校所有贫困家庭学生赠送了20G手机流量,解决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

课外活动进教室,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5月初,学校复课,学生返校,覃祖松早已制定好开学流程,还探索出通过钉钉软件进行健康打卡,实时监测3000多名师生的位置和身体健康状况。为落实防疫要求,覃祖松给学校增加三套铃声系统,分区域、室内外、铃声种类等形式,实现了错时错峰上放学和上下课。

图片4.marked.png

教室里的升旗仪式。

疫情期间,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像以前一样参加升旗仪式和课间操,然而升旗仪式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方式之一,课间操是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这两项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覃祖松又一次在信息化上找到了突破口,他给学校的班班通管理计算机装上控制软件,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让学生在教室里进行网上升旗仪式,仪式感十足,学生深受教育。

图片6.marked.png

教室里的课间操。

覃祖松鼓励各班老师大胆创新,将传统的室外课间操改为室内课间操,形式不限,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图片5.marked.png

教室里的课间操。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25年来,覃祖松在他挚爱的教育事业中收获颇丰,先后两次记“三等功”,荣获“先进个人”“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优秀党员”等30余项;其撰写的学术论文及调研文章,在中央、省州媒体刊物发表25篇;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多次获奖,其中,2019年,覃祖松执教的《新起点》团队在湖南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来源:红网

作者:孟春绒 邹家华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x.rednet.cn/content/2020/07/16/767460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虢正贵
  • 龙晓华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