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湘西7月22日讯(通讯员 田海 周安)湘西州吉首监狱地处武陵山特困连片地区,是湖南省唯一设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监狱。
近年来,在对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实践上,吉首监狱按照落实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以政治改造为统领,强化意识形态引导,突出政治改造功能和方向,统筹推进监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劳动改造五大改造新格局,潜移默化用先进文化引导服刑人员改造,使这群特殊群体通过监狱教育改造,实现从思想上、情感上认同党的领导、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个认同”,在提升监狱治理能力水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中发挥监狱工作特殊职能。
湘西州是革命老区,历史上,明朝湘西“竿军”在抗击倭寇“东南第一功”、清末一批湘西本土籍将士抗击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抵御外侮的中华民族精神可歌可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湘西开创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六军团长征从湘西出发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在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已成为时代主旋律,全州上下弘扬民族文化、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积极参加打赢脱贫攻坚战使不少农村服刑人员家庭受益。
在对服刑人员特殊群体改造中,吉首监狱充分认识和利用湘西州这些先进文化资源优势,形成有力依托,先后联合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组织服刑人员参加“民族文化进高墙”活动,进行中华文化和国情、湘西历史文化州情教育,让服刑人员深刻认识到在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真切感受精准扶贫、美丽湘西建设的巨大成果,从而由衷认同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吉首监狱结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行湘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请专家授课、举办图片展、组织服刑人员学跳土家族摆手舞、苗族鼓舞并在监狱开放日、社会帮教活动中表演、展示等,弘扬民族艺术,增强纪律观念和协同意识。把社会帮教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抓好服刑人员家庭精准帮教。把社会帮教与爱心助学相结合,对改造表现好、家庭有困难的服刑人员子女给予爱心助学金帮助,促使他们本人和家庭成员在对党和人民政府感恩情怀上认同感更深一步,收到了非常好的政治改造效果。
来源:红网
作者:田海 周安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