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西长行村镇银行赋能乡村振兴之一:把银行开在乡亲们的心里

红网时刻通讯员 唐铁成 王佐 湘西报道

绵延起伏的武陵峻岭,如诗似画的湘西风光,在作家笔下“美得让人心痛”。而大山阻隔、交通闭塞、发展滞后,这里也曾“穷得让人心痛”。湘西州花垣县双龙镇有个十八洞村,这个苗族聚居的山寨,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中心地带,2013年人均纯收入1668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8.8%,贫困人口占比56.8%,是典型的苗族聚居贫困村。

2013年深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苗家黑瓦木楼前一小块平地上,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的脱贫攻坚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几年来,十八洞村坚持一户一策、精准帮扶、产业发展精准发力,千年苗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出列的贫困村,不仅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成为小康示范村。走进十八洞村,村口石碑上的“精准扶贫”四个红字引起了许多游客的驻足观望。走在村内,干净整齐的青石板路,青瓦盖顶的苗家院落,处处都充满着朝气与活力,仿佛在讲述着十八洞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13.marked.png

“总书记揭开我家粮仓,问我粮食够不够吃?种不种果树?养不养猪?他还走到猪栏边,看我养的猪肥不肥。”石拔专老人对7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她家的场景记忆犹新。那时, 她家暗黑的房里,唯一的电器是一盏5瓦的节能灯。如今,她家添了液晶电视、电风扇和电饭煲,全家已经脱贫致富。

春风送暖。2021年2月25日,喜讯从北京人民大会堂传来:十八洞村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千百年来,小康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和憧憬。在十八洞村的脱贫攻坚战斗中,湘西长行村镇银行作为全国第一家地市级村镇银行,成立十年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支农支小的经营定位,深耕农村市场,主动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生力军作用,彰显了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担当作为。

从209国道湘西花垣段南行半小时,汽车驶入一条乡村公路。这条路,一头通往十八洞村,一头连着中南海。曾经,这里偏远乡村的农民,需要赶几十几公里的路,去乡镇上的银行网点存、取款,以前村民办理金融业务都十分不便,尤其是刮风下雨、或者冬天下雪结冰天冷路滑的时候,村民们获得金融服务的路上非常不安全。湘西长行村镇银行立足湘西实际,秉承“惠农、便农”服务“三农”的核心理念,将金融普惠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的同时,积极探索助农服务点的新功能,不断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为方便大家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湘西长行村镇银行十八洞社区银行2017年8月正式对外营业,这是十八洞村里的唯一家集助农取款点、金融扶贫服务站、农村电商平台为一体的社区银行,也是湖南第一家开在村里的支行。这是湘西长行村镇银行旨在通过社区银行的平台优势,助力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自觉履行责任担当的有益探索。

图片14.marked.png

年轻帅气的苗家小伙施俊是湘西长行十八洞社区银行负责人,他以家为行,以行为家,把这里变成了乡亲们的第二个家,变成了微图书馆和农产品信息中心。他成天和农民打成一片,“这一天就能办几十笔业务,不仅方便大家取钱,还可以为村民提供贷款服务,我忙碌的一天既充实又很有收获。

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村民靠农业和旅游腰包鼓了,过去村民要趁着每半个月的赶集走十几公里去镇上银行,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办起了业务,还有ATM机24小时服务,存取款很方便。小施还常常为村里的老人们讲解金融知识、举办如何识别假币的讲座,服务村民的贷款需求。古色古香的别致网点也成为外地游客旅游“打卡”的热门景点。对于自己的工作,施俊说能为家乡为村民服务,让他特别有亲切感,这也许是他找到的最好的一份工作。

“自从能在家门口取钱了,我们就再方便不过了。”刚从助农服务点取出500元钱的石拔专老人笑呵呵地说。

图片15.marked.png

施金通是十八洞村档支部书记,“乡亲们经常盼望着,要是村里能开家银行就好了,现在确实方便多了。”湘西长行村镇银行花垣支行党支部主动作为,与十八洞村党支部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以党建为引领,抓班子带队伍,助推十八洞村在致富的快车道上风驰电掣。

2018年10月28日,湖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大会期间,时任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视察了湘西长行村镇银行十八洞社区支行,他们仔细了解了社区银行的功能与业务发展情况,对社区银行能为村民提供小额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服务给予了赞赏,对村镇银行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民家门口,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勉励该行继续为基层和广大老百姓提供更好更优质金融服务。

图片3.marked.png

该行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把支持产业发展作为十八洞金融扶贫主题主线,完善金融支持产业与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挂钩机制,促进贫困户生产,实现就业脱贫。2018年初,该行为花垣县香味园公司开辟绿色通道,贷款900万元,提供优质的低利率资金,为脱贫注入源头活水。如今十八洞生产的绿色蔬菜正源源不断的经过香味园公司加工销往珠三角地区,促进十八洞的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综合利用效益和劳动生产效率,村民在自家土地上劳作,在享受流转费用的同时还能额外增加一笔务工费,促农每亩增收2000余元。与此同时,该行大力支持扶贫企业、优质农业合作社等,重点聚焦原产地猕猴桃等水果、蔬菜、生态茶油、粮油、特色食品,茶叶等行业领域,为贫困地区优秀农特产品企业提供精准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

十八洞村最美的风景是乡亲们的笑脸。

三湘大地,山河锦绣,无垠田野,硕果累累。湘西的农村金融路很长,湘西长行村镇银行将进一步在下沉服务重心、服务乡村发展的道路上前行,把金融服务送进每村每户,把银行开在乡亲们的心里。(向豪)

来源:红网

作者:唐铁成 王佐

编辑:杨姝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x.rednet.cn/content/2021/03/04/906238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虢正贵
  • 龙晓华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