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曹爱琳 吴东林 湘西凤凰报道
近年来,凤凰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开拓创新,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政策高位推动 凤凰雪领跑村集体经济发展
“发展雪茶要比打工好啊,我们家从贫困到富裕,从物资匮乏到生活得到了保障。而且发展雪茶,实现了我们村集体共同富裕!”凤凰县新场镇大岔村雪茶种植大户杨秀武十分自豪。近年来,凤凰县许多村庄都通过发展雪茶产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大岔村正是其中一个典型。
大岔村雪茶基地。
2019年,在凤凰县政府通过考察,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雪茶产业。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产业建设,专门成立茶叶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凤凰雪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加强对凤凰雪茶产业的指导,有力推进凤凰雪茶产业工作顺利进行。并通过现场帮扶,农民培训,不断提高茶农的加工技术、管护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政府的高位推动及党员带动下,大岔村村民积极响应。雪茶产业见效周期快,效益可观,几年功夫,就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今年上半年,大岔村种植面积达750亩,村集体经济收益收入达20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以前村里的所有项目都需要政府扶持,现在村集体经济壮大后,就不需要了。我们通过村集体经济对村里的弱势群体进行帮扶,并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现在,人居环境更好了,道路更卫生了。”对于这些年的变化,大岔村支书徐训军赞不绝口。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绿色产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与秀丽的大岔村相隔不远处,是曾经的矿业发展重点村官寨村。曾经,无穷无尽的开采,让官寨村的山水变得千疮百孔,到处都是被人遗忘的采矿遗址、矿井矿区、矿山公路。虽然曾经的钱包鼓起来了,但生态环境却一落千丈。为了改善环境,官寨村打响了生态保卫战,因地制宜探索绿色产业发展。
油茶套种雪茶,形成“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新模式。
因为曾经开采矿产,很多农产品都无法继续种植,村支两委便将目光放在了传统产业上。“黄精是我们当地的传统产业,作为一味用途非常广泛且利润高的中药,我们决定继续发展黄精种植。”官寨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平华表示。
为发展好黄精产业,村支部前往贵州贵阳、湖南长沙、重庆、云南昆明等地学习,深度了解市场和种植管理技术。经过考察学习,官寨村在修复地上推行“油茶+”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老百姓出地,村里负责管理,收入归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实现土地整合管理,资源高效流转,种植了4000多亩油茶,实现了有黑色产业转为绿色产业,由地下产业转为地上产业的大蜕变。
目前,官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0万元,形成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新模式,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矿区村生态修复多元发展典型。
紧追时代步伐 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村集体经济
产业蓬勃发展,市场紧追其后。在各村发展特色产业之时,新场镇大坡村也没有停下脚步。面对市场发起的挑战,大坡村书写了一份属于它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答卷。
曾经,大坡村是出了名的干旱村,没有常规的农产品能在这里种植。后来通过发展高山葡萄,实现了大坡村的产业规模发展,但村集体经济仍然孱弱,影响基层治理效果。为改变局面,大坡村开始尝试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杨清华引进资金流转土地建造占地50亩的农家山庄,让游客采摘葡萄的同时品尝当地特色菜,打造农家乐。注册30多个“大坡村”农产品商标,引进资金成立公司,生产岩头房子腊肉、腊肠、腊鱼、腊鸭、悬崖上的蜂蜜、野生瓜板粉、葡萄酒和雪茶等特色农产品,邀请网络直播团队长期驻扎大坡村进行直播销售,发展电商经济。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梯度增长,预计今年增收20万元。
大坡村高山葡萄。
“未来,我们将不断优化产业,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市场的开发与拓展中,去了解市场的需求,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做到村民人人分红。”杨清华表示。
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仍然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下步,凤凰县将不断努力,积极开拓,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的路上,越走越宽。
来源:红网
作者:曹爱琳 吴东林
编辑:张艺凡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