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5日湘西讯(通讯员 杨珺 龙黎)长期以来,保靖县水田河镇聚焦“2+3+2”(两茶、一草、一酒、一豆腐、两片区)的发展格局,着力推动“水田河”公共区域品牌等一系列农特产品,如“水田河豆腐、水田河苗家酸、水田河梁家面”出圈出彩;推进“三宴融一席”(豆腐宴、酸菜宴、百虫宴);深度挖掘“水、酸”文章,破冰、破题、破难、破局,开辟“豆腐小镇”新赛道。8月5日至7日,水田河镇以最丰盛的姿态,邀您共赴一场舌尖与心灵的双重盛典——“黄金茶乡里·村厨承非遗·三宴融一席”文化体验活动。
5日的上午最是热闹。清晨的水田河豆腐厂,木甑子正冒着热气。当地民俗专家、水田河豆腐第26代传承人梁仕骏,给大家讲起外婆家的豆腐宴为何总选在丰收时开席;讲起那些逢年过节、大屋好事去古井取水磨豆子打豆腐的记忆;讲起那些藏在传承记忆的岁月——从石膏点卤到酸汤点浆;从豆腐文化如何透着返璞归真的智慧;从基地种植到生产加工科技赋能;从产品到线上线下销售带农增收。午后的阳光斜照进作坊,参观者能亲眼看着豆浆在柴火上慢慢凝结,鼻尖缠着熟豆的暖香。
6日的酸香与卷香会漫过整个镇子。酸菜酸、日子甜,画苗画、幸福长。国家级苗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梁德颂、“水田酸”产业致富带头人石文艳带着她的“酸菜经”来:青菜要选带露的,盐要按“一捧菜三指盐”的老规矩,发酵时得用石板压住。土灶旁,各村会亮出压箱底的本事:酸汤里泡着本地辣椒,酸萝卜切得薄如纸,最让人期待的是百虫宴的秘密——油炸蜂蛹的脆、爆炒竹虫的鲜,都是山里人的智慧。
7日的比赛日是重头戏。为确保活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镇政府组建五支专项小组:场地组备齐12口行灶、13顶雨棚,还原乡村宴席的热闹场景;安全组穿梭于车流间,为游客指引停车;身着苗服的接待组姑娘们端盘布菜,递上伴手礼梁家面条,将“舌尖非遗”带回家。文化宣传组更以短视频记录灶台边的欢笑,让“百虫宴的勇敢”“酸菜坛的温情”透过屏幕传递四方。
这不仅是一次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渠道,还是村厨承载非遗的体现,更是一场水田河镇开辟新赛道的共创之举。这场盛宴里,没有繁花紧簇,只有百姓的生活温度;没有花哨噱头,却藏着祖辈传下的非遗智慧。来水田河吧,在豆腐的嫩、酸菜的爽、百虫的奇里,尝一口水田河的烟火人间。
来源:红网
作者:杨珺 龙黎
编辑:向静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