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泸溪:水美五果溜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曹锋 湘西泸溪报道

人间最美四月天,行走在沅水河畔五果溜村,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白墙黛瓦,树木葱茏,鲜花盛开,路在绿中,人在景中,一处处留住乡愁的农家庭院,一笔一画间溢满了美丽的色调,如同一幅风景宜人的彩色图画,水美乡村正全景绽放。

图片15.marked.jpg

美丽五果溜村。

图片16.marked.jpg

五果溜村举办荸荠推销活动。

五果溜村距国家4A级景区浦市古镇2公里。相传,该村因盛产桃、李、杏、枣、梨五种水果且临近沅江而得名“五果溜”,据考证,屈原、王昌龄、沈从文、金庸等文人墨客,曾从常德溯沅江而上,途径五果溜村,抵达浦市古镇。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总人口391户1663人,村内有州级龙头企业2家、农民合作社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

近年来,五果溜村凝心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奋力实施乡村振兴,围绕打造水美乡村这一目标,以党建引领,开展“三联三实”,做活“三水”文章,抓党建促振兴,实现支部强、队伍优、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先后被评为省级特色精品乡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全州全域旅游最美村、全州同心美丽乡村等20多项荣誉称号,是州“神秘苗乡”旅游精品路线重点开发村之一。

图片17.marked.jpg

五果溜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

开展“三联三实”结对帮扶促振兴

省农业农村厅驻村以来,突出党建引领开展“三联三实”,结合党群连心“五个到户”制定《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开展“三联三实”引领五果溜村乡村振兴的活动方案》。党组联村,落实党建共建。围绕建强村党支部、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三方面,厅党组每半年听取1次驻村工作情况汇报,班子成员每年至少到驻点村调研1次,分管厅领导每季度调度工作。支部联片,落实产业帮扶。厅系统52个下设党支部根据所在单位职能对口五果溜村各组寨分26片进行帮扶,与所联片区党员共办主题党日、过组织生活,指导片区村民学习政策、发展产业、美化环境等,提供技术指导、农产品产销对接等方面服务。党员联户,落实增产增收。副处级以上党员与重点帮扶对象结对,每年上门入户走访,经常电话联系并填写《联户手册》,点对点解困难、谋富业、讲文明,推进村民增产增收,增进获得感、幸福感。

图片18.marked.jpg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左一)深入五果溜村调研产业发展。

做活“三水文章” 发展产业壮经济

五果溜村因地制宜,按照“一园三区六基地”科学布局,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做强水果主导产业。依托州级龙头企业紫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统筹资金300万提质改造120亩可年育苗60万株的柑橘育苗基地,每年固定分红10万元和带动村民增收40万元。按照“公司+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开展全程技术指导、品牌包装、储藏保鲜、市场营销等,使400亩现代荸荠产业示范园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做优水产特色产业。对300亩水产养殖示范区连片改造,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00亩,新建20亩设施渔业与休闲农业基地,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抓好260亩桑蚕种养基地,高标准建设千亩优质“稻-油”轮作示范基地,在山区村寨打造林下种养区。200千瓦光伏发电,每年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激活水经济。英雄水库对外承包,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5万元。发展山塘水库垂钓基地80亩。积极争资建设五果溜村天然浴场,打造稻田公园、亲水景观,举办以沿河帐篷、荸荠采挖、桑蚕采摘、休闲垂钓为主题的文旅活动,可为村集体带来服务管理、游玩消费等收入。

图片19.marked.jpg

泸溪县委书记彭武学等领导为五果溜村大闸蟹代言。

图片20.marked.jpg

五果溜村荸荠产业园。

打好环境“整治仗”。出台《五果溜村寨治理实施方案》,推进“一拆二改三清四化”,落实“三个一”制度:每周一次卫生检查,每月一次集中清理,每季一次设旗奖励。用好“互助五兴”积分超市,开展“最美庭院”评选,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抓好村主干道美化亮化,增设标识标牌,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45盏,发放果树苗木美化堂前屋后微环境。开展“敲门行动”,规范家禽圈养,拆除围墙和空心房。建设沅江“水景观”。五果溜村三面沅江环绕,河面视野开阔,水景载体丰富,按照“山、水、村”融合思路,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水美乡村”。投资1310万元,推进沅水左岸五果溜岸坡整治工程。未来,将沿村岸建设沅水漫步道和文化长廊,展现沅水文化底蕴,以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环境带动村庄发展。

图片21.marked.jpg

整洁干净美丽的五果溜村村间小道。

抓好“五风培育” 全域文明树新风

以“严党风、廉政风、淳民风、正村风、美家风”的五风建设为抓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党风政风、村规民约、文明礼仪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阵地平台,吸引群众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将乡风文明与支部引领相结合,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及村权监督月例会等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党员带头做到“三主动、两杜绝”,即:主动保持庭院干净整洁、主动垃圾分类减量、主动推进移风易俗,杜绝黄赌毒、杜绝乱扔垃圾,构建“党员示范、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创建格局。将乡风文明与“互助五兴”相结合。落实好乡风文明“管、评、奖、用”积分制,村民可凭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米面油等,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创建积极性。组织“互助五兴”志愿服务队,开展生活帮扶、产业帮助等志愿服务,形成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和谐氛围。将乡风文明与“基层自治”相结合。推行“三个一”自治机制,即:组建一个普法宣传队、成立一个德治礼贤会,制定一个村规民约,邀请村内老党员、退休教师、乡贤能人等参与基层管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来源:红网

作者:曹锋

编辑:杨姝

本文为湘西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x.rednet.cn/content/2022/04/19/1113597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政法
  • 民生
  • 县市区
  • 公示公告
  • 旅游
  • 经济
  • 教育
  • 红图
  • 精彩视频
  • 虢正贵
  • 龙晓华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西站首页